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国家应急科普库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银龄健康 | 老人鼻饲饮食中防止呛咳与窒息的方法
科普吉林
上传时间:2024-07-05
老年人
鼻饲
收藏
图文简介:
银龄健康 | 老人鼻饲饮食中防止呛咳与窒息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老年患者,鼻饲饮食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以保障机体营养供应和代谢需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鼻饲饮食常引发反流和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进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据报道,老年鼻饲患者的误吸率高达5.7‰,长期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更是高达76‰。因此,有效预防鼻饲患者误吸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鼻饲饮食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鼻饲患者误吸原因
一、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这其中包括吞咽功能的下降。吞咽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在咽喉部滞留,进而误吸入气道。此外,老年人的食管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也增加了食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二、疾病因素
老年鼻饲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脑卒中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吞咽过程。例如,帕金森病患者的肌肉僵硬和震颤可能使吞咽变得困难,而老年痴呆患者则可能因认知功能下降而无法准确判断食物的位置和量。
三、药物因素
老年鼻饲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到吞咽功能。例如,镇静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引起口干、口腔黏膜干燥等副作用,进一步增加误吸的风险。
四、操作因素
鼻饲操作不当也是导致老年鼻饲患者误吸的常见原因。例如,鼻饲管插入深度不够或位置偏移,可能导致食物直接进入气道;喂食速度过快或喂食量过大,也可能使患者来不及吞咽而误吸。此外,喂食时的体位不当(如仰卧位)也可能增加误吸的风险。
五、心理因素
老年鼻饲患者往往因长期依赖鼻饲而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吞咽功能,使他们在进食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或产生恐惧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预防误吸的方法
一、体位的选择
老年人在鼻饲时应选择半卧位或坐位,使头部抬高30-45度,这样有利于食物顺利进入胃内,减少误吸的风险。同时,应避免平躺或侧卧,因为这两种体位容易使食物反流至咽喉部,增加误吸的可能性。
二、确保胃管位置的正确
胃管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鼻饲的效果和安全性。在鼻饲前,应确保胃管已准确插入胃内,避免误入气管或食管。可通过听诊、观察气泡等方法来验证胃管位置。此外,应定期检查胃管的位置,防止其滑脱或移位。
三、关注胃潴留问题
胃潴留是指胃内食物排空延迟,容易导致食物反流和误吸。在鼻饲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胃排空情况,如有必要,可采取少量多次、缓慢喂食的方式,以减少胃潴留的发生。同时,可遵医嘱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帮助食物顺利排空。
四、尽量使用等渗营养液
等渗营养液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近,对胃肠道刺激小,有利于减少误吸的风险。在选择营养液时,应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功能,选择适合的等渗营养液。避免使用高渗或低渗营养液,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伤。
五、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
了解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鼻饲方案。在鼻饲过程中,应尽量遵循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且符合口味的食物。同时,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鼻饲的量和频率。
六、一次性硅胶管的使用方法
一次性硅胶管具有柔软、耐用的特点,是鼻饲过程中常用的胃管。在使用一次性硅胶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胃管无破损、无污染;其次,在插入胃管时应缓慢、轻柔,避免对鼻腔和食道造成损伤;最后,在鼻饲结束后应及时拔出胃管,避免长时间留置造成感染或不适。
七、中枢神经系统病人的特殊考虑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老年人,其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导致误吸的风险增加。对于这类病人,应采取更加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措施,如使用专门的鼻饲设备、调整鼻饲的量和速度等,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八、拔管时的注意事项
在拔除胃管时,应首先确认胃管已完全拔出,避免残留部分在鼻腔或食道内。同时,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表现,应及时处理。此外,在拔管后的一段时间内,应继续观察老年人的呼吸、咳嗽等情况,以确保无误吸发生。
九、调整好鼻饲的浓度、温度、速度
鼻饲的浓度、温度和速度对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在鼻饲过程中,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鼻饲的浓度、温度和速度。一般来说,鼻饲的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温度应接近体温(37℃左右),速度应适中以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适或误吸。
▏鼻饲的注意事项
一、鼻饲后不易扣背翻身
老年人在鼻饲后,由于食物尚未完全进入胃中,此时扣背翻身容易导致食物反流,甚至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鼻饲后的一小时内,应尽量避免扣背翻身,以确保食物能够顺利进入胃中,被身体吸收利用。
二、不易头低脚高引流
头低脚高的体位虽然有助于某些疾病的引流,但对于鼻饲的老年人来说,这种体位容易导致食物反流,增加误吸的风险。因此,在鼻饲过程中及鼻饲后的两小时内,应保持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食物反流的风险。
三、鼻饲前将气管套管中的痰液清洗干净
对于带有气管套管的老年人,鼻饲前应将气管套管中的痰液清洗干净,以防止痰液进入食道,引起感染。同时,也应注意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避免痰液堵塞气道。
四、鼻饲后不能立即平卧位
鼻饲后,食物需要时间在胃中进行消化。如果立即让患者平卧位,会增加食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因此,鼻饲后应保持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一段时间,待食物逐渐进入胃中后再让患者平卧位休息。
五、鼻饲后抬高床头,将气囊内充气,堵塞会咽部
鼻饲后,为了进一步减少食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可以将床头抬高30-45度,使食物更容易进入胃中。同时,对于带有气管套管的老年人,应将气囊内充气,堵塞会咽部,以防止食物或液体进入气道。
六、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使用健侧吞咽
对于脑血管病伴偏瘫的老年人,由于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吞咽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在鼻饲过程中,应鼓励患者使用健侧吞咽,以减少食物残留和误吸的风险。同时,也应加强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
七、鼻饲过程需要耐心,安静
鼻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鼻饲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表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呛咳与窒息的观察
一、观察老人有无咳嗽以及痰液的性状
在进行鼻饲时,应密切观察老年人有无咳嗽症状。咳嗽是呛咳与窒息的早期表现之一,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咳嗽,应立即停止鼻饲,并检查喂食管是否畅通。同时,要观察痰液的性状,如痰液颜色、粘稠度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等问题。若痰液呈现黄色、绿色或粘稠度较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二、临床表现:呕吐,咳嗽,呼吸加快,发热
老年人在鼻饲后出现呛咳与窒息时,除咳嗽外,还可能伴随呕吐、呼吸加快、发热等临床表现。呕吐可能是鼻饲管刺激胃肠道所致,也可能是窒息的前兆。呼吸加快则可能是呛咳导致的呼吸困难,需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发热可能是感染所致,也可能与呛咳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关。因此,在观察老年人鼻饲后的临床表现时,应综合考虑各种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昏迷程度较深的老人
对于昏迷程度较深的老年人,鼻饲后的呛咳与窒息风险更高。这类老年人由于意识障碍,无法主动表达不适感受,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在鼻饲过程中,应适当调整喂食管的位置和深度,避免刺激呼吸道。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对于昏迷程度较深的老年人,还应加强口腔护理和吸痰操作,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积聚,降低呛咳与窒息的风险。在鼻饲结束后,应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内的残留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发生误吸时的处理方法
一、床边应备吸痰器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床边应常备吸痰器。吸痰器可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误吸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在老年人进食或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吞咽情况,一旦发现误吸迹象,应立即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处理。
二、立即停止鼻饲
对于正在接受鼻饲的老年人,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鼻饲过程中发生的误吸往往是由于食物或营养液进入气道所致,停止鼻饲可以切断误吸的来源,减少误吸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害。在停止鼻饲后,应及时清除鼻腔和口腔内的残留物,避免误吸物进一步进入气道。
三、报告医生
在处理老年人误吸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等。同时,医生还会对老年人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鼻饲方案,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四、采取右侧卧位,吸出鼻部反流物
在老年人发生误吸后,应采取右侧卧位。右侧卧位有利于食物或误吸物从气道排出,减少其在气道内的滞留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吸痰器及时吸出鼻部反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对老人进行其他治疗和处置
根据医生的建议,护理人员应按时给老年人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此外,还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治疗和处置,如给予吸氧、营养支持等。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寒梅
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4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