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
“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跨海直连
你知道吗?
被喻为“水下动脉”的深中隧道
位于水下40米深处
防灾救援技术体系
是在福建漳州孕育成熟的
并创下了多项安防世界纪录


图源:央视新闻

深中通道

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其中的深中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隧道在伶仃洋水下40米深处,长达6845米,每天通车量有望达10万辆次

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 
这一世界级安防技术难题
摆在了工程规划建设者面前

为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我国工程技术专家先后多次
到国外类似海底隧道工程考察调研
可人到了现场
对方不让靠近甚至不让拍照


图源:漳州开发区

为此

上百位科研精英聚集漳州
“沉管隧道通风、排烟及防灾救援关键技术”
展开联合攻关
他们在漳州开发区汤洋工业园区
构建了一个深中隧道的仿真模型
力求实现
安防技术自主创新的新突破


图源:漳州开发区

7年来

科研人员身着厚重的防火服
进行了上百次
不同火源类型的真实火灾场景
及人员疏散逃生试验
摸清了沉管隧道火灾的
特性和规律
积累了大量的防灾减灾数据


图源:漳州开发区

基于这些关键数据

科研团队接连攻克了
一系列创新技术
填补了国内外
在海底沉管隧道火灾防治方面的
多项技术空白

其中
世界首创
海底沉管隧道顶部横向排烟道技术
将排烟效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整套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新型防火排烟技术体系
为隧道火灾应急救援、人员疏散
争取了更多时间


图源:漳州开发区

在漳州孕育成熟的

这一系列创新成果

攻克了

“水下动脉”世界级安防难题

为世界同类超级交通工程的

火灾应急科技水平提升

贡献了中国方案

为超级工程背后的

超级智慧点赞

来源: 福建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