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由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科学家领导(包括来自美国新泽西州、密歇根州、科罗拉多州和夏威夷州以及西班牙塞 维利亚和萨拉戈萨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态学、进化和系统学年度评论》上。该研究论文题目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本土和非本土物种分布范围变化》。

江苏境内的外来入侵物种(IAS)加拿大一枝黄花。摄影:刘茂胜(绿会BCON专家)。©绿会融媒

人们普遍担心全球动植物分布范围的变化跟不上气候变化,从而增加了种群数量下降和灭绝的可能性。许多外来物种种群已经比本地物种具有优势,包括人类帮助的广泛扩散和天敌的释放。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外来物种是否也具有优势?

该研究回顾了全球本地和非本地物种的观测和潜在分布范围变化。研究发现,外来物种的分布范围比本地物种扩大100倍,反映了快速传播和持续的人为引入的特征。研究进一步表明,随着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具有较大的潜在分布范围和分布范围扩大,这可能是由于广泛引入和更广泛的气候耐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传播速度更快,存在或扩张的潜力更大,外来种群在气候变化中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研究团队发现,外来物种的活动范围比本土物种扩大快几个数量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无意的帮助。即使是看似静止不动的外来植物,其移动速度也是本土植物的3倍,由于气候变化速度快及其对栖息地的影响,速度至关重要。为了生存,植物和动物需要每年移动3.25公里,才能跟上气温升高和相关的气候变化——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本土物种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

“我们知道,入侵植物物种的数量在全世界呈指数级增长,”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环境保护教授、论文主要作者Bethany Bradley表示。“我们还知道,植物苗圃正在加剧入侵物种因气候而蔓延的现象,对抗入侵物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们想要了解的是,本地物种和非本地物种目前的移动速度有多快,以及它们能移动多远。”

此次研究的一个重要子集是汇编数据,以显示人类如何帮助加速非本地物种的传播,无论是意外传播,例如当某个物种发现自己身处跨洲运输的集装箱中时,还是故意传播,例如当园丁从苗圃购买入侵观赏植物并将其带回家时。

Bradley及其同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陆地物种(包括植物)想要领先于气候变化,每年需要移动超过3.25公里,而海洋物种则需要移动2.75公里。不幸的是,本地物种每年平均只能移动1.74公里。

然而,非本地物种每年的传播速度约为35公里。如果将人类在传播非本地物种方面的作用考虑在内,那么传播速度将跃升至天文数字般的每年1883公里——比本地物种的传播速度快1000倍。

“从本质上讲,” Bradley说,“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本土物种根本无法跟上气候变化的步伐。”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 Bradley和同事们希望了解在变暖的世界中本土和非本土物种可能传播到多远,因为并非每个生态系统都是合适的栖息地。

虽然团队需要综合和分析的案例研究较少,但他们的研究表明,非本土物种很可能会比本土物种找到更多它们喜欢的领地。

Bradley说:“虽然这意味着非本土物种可能会因气候变化获得更多领地,但这也意味着它们会失去更多领地,因为一些范围边缘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那么,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很明显,人类非常擅长迁移物种,这是非本土物种最大的优势之一,” Bradley说,“如果我们的本土动植物有机会生存,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并开始实施辅助迁移,即刻意帮助本土物种迁移到更合适的地点的做法。”

THE END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供参考。

编译 | Daisy
审核 | YUJIE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略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