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潘家铮水电奖学金颁奖典礼暨首届“潘家铮杯”大学生演讲风采大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林皋,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弛,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建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宗敦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常务副秘书长席浩,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曹春江,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徐瑞君,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于龙,西藏农牧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璐以及来自水电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设备制造、高校、科研院等40多家单位的领导和嘉宾,获奖高校和科研院及大连理工师生共130余人出席活动。席浩常务副秘书长、于龙书记分别主持颁奖典礼和专题报告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席浩主持颁奖典礼

张弛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水电学会、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兄弟院校长期以来对大连理工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潘家铮先生“忠诚敬业、求实创新”的精神,引领了一辈辈水利水电学子,他勉励广大学生坚守科学梦想,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挺膺担当。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致辞

宗敦峰主任委员在致辞中提到,大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是潘家铮基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其目的主要是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热爱祖国水电水利事业的情怀,将来更好地为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奉献聪明才智。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水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历史悠久,贡献巨大。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和水电学子们背负着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他激励年轻一代学子秉承潘家铮先生忠诚敬业、求实创新的崇高品德和精神,沿着前辈的光辉足迹报效祖国。

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宗敦峰致辞

郑声安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水电学会高度重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扎实推进青年人才培养和举荐工作,学会愿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体的引路人。他寄语同学们以奋斗之姿,傲立时代潮头;走自强之路,矢志自主创新;铸奉献之魂,勇担历史重任,以科学家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勇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筑梦者。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致辞

曹春江副主任委员宣读获得第十五届潘家铮水电奖学金的65位本科和研究生名单。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证书。获奖学生代表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屈超然、西藏农牧学院本科生赵源分别发表获奖感言。据悉,首届奖学金于2009年设立以来,通过奖学金的评定和颁发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了相关水电水利高校和科研院的积极拥护,目前奖学金受奖院校已由初期的12家增至21家,奖励学生也由每年39人逐步增长至65人,并不断扩大奖励规模。

潘家铮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曹春江宣读获奖名单

与会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发言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林皋做《学习潘家铮,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的专题报告,讲述潘家铮的成长经历、初期工程实践以及对工程技术的贡献,勉励广大青年勇当新一代潘家铮式的创新旗手,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建功立业。西藏农牧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璐做《新时代水利青年的担当与成长成才》的专题报告,介绍水利的发展史、新时代水利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长与成才,表示新时代水利青年应当赓续老一辈水利人的光荣传统,为新时代水利事业改革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专题报告

最后,宗敦峰主任委员致颁奖典礼闭幕辞,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团队的精心策划和盛情接待,感谢各捐资单位和个人对基金的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热爱党、热爱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日下午,由来自各高校共计24位选手参加首届“潘家铮杯”大学生演讲风采大赛。汪小刚秘书长、席浩常务副秘书长、陈璐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金玲、至雅服务咨询公司创始人/中国形象协会美国ACIC协会认证形象礼仪培训师胡蓉受邀作为评委出席。来自各高校的选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围绕科学家精神等主题进行精彩展示,最终由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卫广奕获得一等奖,河海大学李美烨、华中科技大学郑天获二等奖,四川大学冶明曦、四川大学周灵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晓超、西安理工大学田照楊获三等奖,大连理工大学马伟越等人获优秀奖。

演讲选手风采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