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30℃热辣红鸡腿上线#
#广东人真的要发霉了#
#广东人已发霉求放过#
等话题登上热搜

在今年4月
广东降水量就超过了亚马逊热带雨林
成为4月全球降水量最大的地方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
4月17日至6月7日共52天
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录得
降水日45天
无降水日仅7天

连续不断的降水
让广东逐渐演变成“万物皆可霉”的状态
不仅家里的墙面、衣服、棉签等都发霉了
很多网友无奈表示
再这样下去人都要发霉了


为什么家里会发霉呢?
其“罪魁祸首”就是——霉菌孢子


霉菌属于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性污染,是一种能够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它刚开始生长的时候,肉眼看不到,等我们看到霉点时,其实它已经繁殖了几十代,长出了一丛丛青、灰、黑各色的菌丝体。

(1)湿度

湿度是霉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多数霉菌在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生长,而在相对湿度低于60%时,霉菌的生长受到限制。因此,高湿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霉菌。

(2)温度
霉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但大多数霉菌在20℃-30℃之间生长最为迅速。较高的温度能够提供更适宜的环境,促进霉菌的繁殖。

(3)有机物质
霉菌需要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常见的有机物质包括木材、纸张、织物、食物等。这些有机物质提供了霉菌所需的碳、氮和其他营养元素。

(4)氧气
霉菌是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代谢的,因此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霉菌的生长更为活跃。

(5)PH值
不同的霉菌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大多数霉菌在中性或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霉菌的“杀伤力”可别小觑,它可不仅仅是恶心人这么简单,可能还会“入体伤身”。它的三个“看家本领”,随便哪个拎出来都是“拿手好戏”。

一旦被“缠上”,大多数人的症状是感冒、咳嗽、呼吸困难等,但也有个别被折腾到半条命都没了。
最近,福州一名女子遇到了一件奇事:她持续咳嗽了两个多月都没好,竟然是因为她的肺部发霉了。


图/点时新闻

经过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的医生检查,她被确诊患上了侵袭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这种霉菌会附着在气管上,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气管黏膜的大出血。
专家表示,霉菌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潮湿的时候,特别容易生长。
通常喜欢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下手。所以家中发霉,又察觉自己不对劲的时候,别硬挺,一定要去医院接受专业诊断治疗。

(1)看
霉菌滋生的环境往往比较潮湿,可以多关注墙角、空调附近的墙面、窗台、水池灶台、厨具餐具、冰箱内部、洗手间马桶水池处以及长时间没挪动的地毯等处。

(2)预防
①间歇通风法
雨天把朝南或东南方向(即上风方向)的门窗关闭,只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待天气转晴时,可打开所有的门窗,以加速水分蒸发。
提示:当空气湿度处在最高值时,不宜开窗。

②木炭除湿法
每个房间放置足量的黑木炭,事先加水煮沸10分钟,滤去水分通风阴干,放两天后置于透气篮子中,放在屋子内对角位置即可。如用将竹子炭化制成的竹炭,它比木炭有着更多的洞孔,其吸附作用更强。
提示:阴干后可以重复使用,既除湿也除臭,一举两得。

③报纸防霉法
天气潮湿,衣橱里的衣物经常发霉,怎么办?长期打开衣橱的门,可通风防霉,不过灰尘也多。如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甚至在橱门内侧贴上报纸也行。报纸能吸收湿气,达到防霉效果,报纸上的油墨味道也能驱虫。
提示:别让衣物直接摆在报纸上,以免弄脏衣物。

④石灰吸潮法
石灰是吸附剂,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气中大约0.3公斤水分。阴雨天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
提示:此举简单易行、便宜。

(3)若家里已经发霉了该如何处理?
在家里除霉时一定要注意防护,清洁时,要戴好口罩、配备橡胶手套等。
可以辅助家用清洁剂来清除霉点。如将洗洁精和自来水1:1混合,喷洒在霉点上,用抹布清洁,最后用自来水洗刷干净,还可以用杀菌剂进行杀菌消毒。食物方面,已经发霉的水果蔬菜,必须得全部扔掉。
做完清洁后,记得清洁自己,洗干净手和脸,更换衣物。
(4)碰到墙面等大面积发霉该怎么办?
①使用杀霉水、84消毒液或漂白水溶液(稀释至5%~10%)擦拭刷漆墙面,将霉菌斑擦拭干净。方法是使用抹布沾上溶液拧干后擦拭或者使用小喷壶雾化后喷洒。
②留置24小时后,用清水擦拭一遍。擦拭时,须使用干净的抹布蘸上清水拧干后擦拭,如果发霉严重,可多擦拭一道溶液。为了避免再次发霉应当注意使墙面彻底干燥。
③重刷防霉性涂料,“回南天”避免刷漆。像“回南天”这种空气湿度过高的时候,为避免重新刷漆,即使墙面霉菌很严重,也要等到天气变暖、空气湿度恢复正常的时候再刷漆。否则很容易因为湿度过高,漆膜干燥过慢,而使得漆膜出现发霉。刷漆施工最好在空气湿度小于85%的时候进行。
如果墙面大面积长霉,最好将霉菌杀灭后,铲除涂层,重新涂刷防霉涂料。
最近
你家有没有出现发霉的情况?
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 广东科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