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叶海英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

对于荒漠,我们的印象仍停留在“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天高地远,总是联想到荒凉、贫瘠、单调和枯槁,将其视为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魔鬼领域。

但很可能,我们对荒漠的“误解”,比我们与玉门关的距离还要远,甚至比撒哈拉沙漠的范围还要大。没有荒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远在千里之外,却也近在咫尺的荒漠。

图源:百度

荒漠沙漠傻傻分不清

一提到荒漠,很多人马上联想到沙尘暴,扬沙浮尘漫天、出门睁不开眼的情景。但荒漠的概念范围要远远大于沙漠。

荒漠是地球表面缺乏植被覆盖、地表荒芜的地貌。荒漠的类型十分广泛,因地表缺少植被而被其他物质覆盖,具体包括由岩石覆盖的岩漠(石漠)、砾石覆盖的砾漠(戈壁)、黏土覆盖的泥漠、盐碱土壤覆盖的盐漠等类型。

甚至在广义的荒漠范畴中,南北极高纬度地区那些由冰川覆盖的冰原地区,上面也没有植被覆盖,十分荒芜,所以就称为“冰漠”,也就是指冰川组成的荒漠

荒漠的类型 图源:百度图片

没有撒哈拉沙漠

也许就没有亚马孙热带雨林?

荒漠是世界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着极其独特的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荒漠在以下几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陆地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首先,荒漠可以通过沙尘效应增雨、固碳、中和酸雨

增雨

沙尘作为云的凝结核或冰核,可以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改变云滴大小,从而增加区域降雨量;

固碳

尘飘落海洋,也为一些海洋蜉蝣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铁元素,固定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海洋成为了地球中具有强大碳汇能力的生态系统;

中和酸雨

沙尘携带的氢氧根离子与大气中工业排放的酸性离子发生中和,使大气中雨滴的酸碱度趋于中性,从而减少了酸雨形成和沉降。

沙尘暴参与地球循环示意图 来源:北京科技报社

科学家发现,在撒哈拉沙漠北部每年会被卷起1.82亿吨沙尘,随着大气环流一路向西,直奔大西洋而去。

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有助于大气中的水分凝结,形成大气降雨,滋润内陆与海洋之间的大片区域。其中的一部分沙尘,在大西洋上空横跨2500千米后飘落下来,所携带的营养供给促进了这一区域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

还有大约1.32亿吨的沙尘,能够随着气流到达大西洋另一端的南美洲。其中,有2770万吨沙尘会飘落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这些沙尘中富含氮、磷、铁等营养元素,成为热带雨林植被生长所必需的“肥料”。

因此,荒漠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热带雨林生态环境

热带雨林 来源:百度图片

其次,荒漠可以成土固碳。大风把表层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地方,落到陆地上经过发育获得“新生”,即形成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

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非常适合耕作,即是沙尘沉积而成的产物。

最后,荒漠还可以储水净水。荒漠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和雪融水通过层层过滤,其原理类似于净水器,不但能使水质净化,而且还能渗入地下汇集成地下水库。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每年会新增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净水器过滤原理 来源:百度图片

一字之差,相差甚远

“荒漠”与“荒漠化”仅一字之差,但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相差甚远——荒漠要保护,荒漠化需要防治。

荒漠化指的是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造成的荒漠区的土地退化。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荒漠化过程,类似于大自然在和我们“恶作剧”,让原本就有些干旱的荒漠地区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风一吹,沙土就被带走了,变成了沙漠,即风蚀荒漠化(也称作沙漠化);二是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即水蚀荒漠化;三是天气寒冷,形成常年或季节性冻土,即冻融荒漠化;四是土地里盐分过多,形成盐碱地,即盐渍荒漠化

而人为活动诸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会破坏土地平衡,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壤生产力下降,进而引发荒漠化

荒漠化会造成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危害。而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减产,据统计,我国每年受荒漠化影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40亿元(数据来源:北京科技报社),相当于西北五省(区)年财政收入的3倍,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吨。

因此,荒漠虽有重要价值,但过度荒漠化,也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调,需要我们采取防治措施。

荒漠,虽与我们相隔千山万水,却与我们息息相关,如同心跳一般紧密相连。荒漠中的每一粒沙砾,都是生命的见证者,它们或许曾是绿洲的一部分,或即将成为绿洲的一部分。

当远方的荒漠面临危机,我们也应深感忧虑,因为无论身处何方,我们共享着同一个星球的空气,共同维系着这个星球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们一起在广袤无垠的荒漠播下生命的希望,为荒漠化防治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百度图片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