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一片片红色的海水或是夜晚淡蓝色的海浪,看似美丽的海水背后其实隐藏着大海的呼救,也是它发出的生态警告!它们就是“赤潮”现象。

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增殖或高密度聚集,进而引起水体变色并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与功能破坏的生态异常现象。虽名为“赤潮”,但海水的颜色并非总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绿色、棕色等。根据相关赤潮物种统计, 共341个赤潮物种, 既包括有毒赤潮物种,也包括无毒赤潮物种。在这 341个赤潮物种中,大部分(215 种)在中国海域也得到鉴定, 其中 76 个物种在所有主要海域都得到鉴定。其中包括在我国广泛海域引发赤潮事件的原因种夜光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1] 。

我国最早的赤潮记录是1933年发生在浙江沿海的骨条藻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赤潮(周名江等, 2006)[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夜光藻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藻种之一,几乎涉及了我国所有的沿海海域,浙江、辽宁、山东是夜光藻赤潮暴发面积最大的 3 个省份 [3] 。

夜光藻是海洋赤潮的主要发生藻,常分布于富营养化的海区,在温度、 盐度、风力、潮汐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大规模地在海岸边聚集。夜光藻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发光颗粒——拟脂蛋白,当受到潮汐或海浪拍打等刺激时,会呈现浅蓝色的荧光,形成“蓝眼泪”“荧光海”现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这一现象本质上是海洋发出的一种生态警告,当夜光藻细胞密度达到或高于基准值(3×103/L)时,即为夜光藻赤潮。虽然夜光藻本身不分泌生物毒素,但其爆发性增殖或高密度聚集会造成海水变质、水体缺氧,使得鱼、虾、蟹、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并对滨海旅游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4]。

赤潮的危害有以下:

一、 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影响人类健康:

1,赤潮水域分布大量的赤潮生物分泌液和残骸,人体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挥发性毒素还会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影响。

2,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作用,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可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3,赤潮生物被细菌分解,会使海水腥臭,水体恶化,海域质量下降,不利人体健康。

三、影响海洋生物:

1,赤潮生物分泌的粘液会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2,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3,赤潮后期,引起赤潮发生的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的作用下,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赤潮在高强度人类活动胁迫和全球变化加速的大背景下迅速呈现遍布全球的态势,已经演变成为一类严重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破坏近海生态环境的日益频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所以,再一次面对赤潮的时候,你还会惊叹它的美丽吗?

参 考 文 献

[1] 陈楠生,张梦佳,刘淑雅等.中国海域赤潮物种多样性[J].海洋与湖沼,2023, 54(3): 602-610.

[2] 陈楠生,丁翔翔,崔宗梅.山东近海赤潮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J].海洋 与湖沼.2023,54(5):1259-1260.

[3] LI X D,LU W J,JIANG F,et al.The dinoflagellate Noctiluca scintillans in China:a review of its distributionand role in harmful algal blooms[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23,194(Pt B):115415.

[4] 丁依婷,伍长南等.夜光藻赤潮发生视角下平潭岛近岸海域生态安全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海洋通报.2023,4(4): 419-428.

来源: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