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恰逢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2024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

献血无小事,在发扬奉献精神的同时,如何正确、安全、有效地献血对患者和献血者都至关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输血科医生们的专业解答。

血型那些事儿

血型的发现史

人们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被人们熟知的血型有: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那么血型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要归功于维也纳的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1900年他曾从自己和五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样本,将其混合,进行观察研究。

他发现有的样本能够成功混合,有的却发生凝聚(黏在一起):有两人的样本,红血球上有一种称为「Anti-gen」(抗原)的物质,他以「A」作标记;另外两人的样本,有另有一种抗原,依字母顺序,以「B」作标记,被标记为A组的血浆可以引起标记为B组的红细胞凝聚,而B组的血浆可引起A组的红细胞凝聚;只有一人包括兰德斯坦纳本人的红细胞,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但血浆中却有两种抗体,即红细胞与标记为A、B组的血浆混合后都不凝聚,但血浆却可以将A组和B组的红细胞凝聚。起初他称这种类型为C,后来改称为O,以「O」(表示无抗原)作标记。

两年后,兰德斯坦纳的同事在更大规模的一次交叉实验中发现了AB型,由此,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A、B、O、AB血型就全部被发现了。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包括MN、P等。

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维纳用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天竺鼠和家兔,得到的免疫血清能凝集85%白种人的红细胞,其余15% 为阴性,并以猴子Rhesus的前两字母取名,这就是以后确立复杂的Rh血型系统的开始。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输血科马海梅供稿)

O型血真的是万能血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O型血是万能血,可以给任何一个人输血。那么,O型血真的这么神奇吗?让我们来看看医生的专业解答。

人类血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红细胞膜上有不同抗原,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因O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所以O型血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相合时,给A、B、AB型的患者输注。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A抗体、B抗体,如果将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对病人的健康不利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在输血前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其次,A、B 、O、AB型血还可以分Rh阳性和Rh阴性。如果Rh阴性患者已经产生Rh阳性抗体,则O型Rh阳性血是不可以输给该Rh阴性患者的。另外,如果受血者血中含有针对某袋O型红细胞其它抗原的不规则抗体,这袋O型血也不能给该受血者输注。

由此可见,O型血并不是万能血,那些所谓O型即万能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献血及输血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配血试验,遵从医嘱。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输血科施芳芳供稿)

◆罕见的熊猫血型”——RH阴性血

Rh阴性血型(Rh-negativetrait),是继ABO血型之后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也是人类最复杂的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包括50多个抗原,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可引起输血反应和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当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时,称为RhD阳性,用RhD(+)表示;当红细胞表面缺乏D抗原时,即为RhD阴性,用RhD(-)表示。

RhD(-)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为15%。在我国各族人群中,Rh阴性者只占0.l%~0.5%左右,极其稀少。在有些民族的人群中,Rh阴性者较多,如塔塔尔族为15.8%,苗族为12.3%,布依族和乌孜别克族为8.7%。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AB型Rh(-)的人不到万分之三,非常罕见,因此Rh(-)血又被称为“熊猫血”。

一般情况下Rh(-)者不能接受Rh(+)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血液,即可能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除输血外,流产、分娩等其他免疫原因产生的抗-D抗体的Rh(-)血型人群,再次输入Rh(+)血液时,也可能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Rh阴性血患者一般只能用Rh阴性血。但是,在紧急情况挽救生命时,若无Rh(-)血液,Rh阳性血液可做为应急之用。此种情形下,病人可对RhD产生致敏感性,但是立即的溶血性反应的危险性是非常少的。幸运的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输血科赵晖 供稿)

晕血是因为害怕吗

有人看到恐怖画面会晕过去,有人因供氧不足会晕过去,还有的人,见血即晕,即我们常说的“晕血症”。晕血症又叫“血液恐怖症”,是一种特殊处境中的精神障碍,此症与怕虫子、怕毛状物的“物体恐怖”,以及怕见陌生人、怕见异性的“交际恐怖”同属恐怖症,与胆小无必然联系。晕血症与晕车晕船也不同,前者与恐高症类似,是心理问题;后者是内耳平衡器官的生理问题。除了不能见血以外,晕血者与常人无异。

晕血症患者在见到血时,血压和心跳频率会先增高后降低,而其他多数恐惧症仅使心跳频率增高。斯坦福医药的John Sanford在此方面的研究有重大突破,研究指出:晕血症的表现是血管迷走神经的反应。迷走神经/交感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脑干蜿蜒通至颈部、胸部和腹部,帮助控制自主“休息和消化”功能,比如降低心跳频率,促进胃液分泌。但是如果它反应过度了,比如由于饥饿、脱水、迅速站起来、站立太久、突然惊吓,以及其他特定触发物——血,就会导致血管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而这通常不会出现在其他恐惧症中。

恐惧症是一个相对广泛的心理病症,有许多专家致力于使人们摆脱恐惧症,在治疗晕血症方面,有些医生采用类似“系统脱敏法”的治疗方法:逐步给患者看越来越接近血液的物品,从一个点开始,到一个红点,再到血的照片。。。直到患者可以直视血液而不昏厥,目前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尚佳。如果你是一个热心献血但又不幸晕血的人,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输血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血型的发现为安全输血提供了基础,若某血型红细胞与含有其抗体的血清混合时,会使红细胞凝结成团,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溶血、肾功能损伤甚至死亡等一系列输血不良反应。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已经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涉及到血液、免疫、传染病、微生物、病毒、流行病以及分子生物等学科,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目前技术限制,输血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如出现输血反应、供血者可能受到病原体感染、受血者可能因输血感染疾病等风险。为使临床输血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对风险做出有效且及时的预测和管理,以下相关知识要了解:

1、输血风险可诱发免疫及非免疫反应性疾病,免疫性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等。非免疫性包括:细菌感染、出血、枸橼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2、献血者血液存在病毒漏检的可能性,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是我国血液中心规定的感染检测项目,但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及献血者可能处于“窗口期”等问题,有些病毒感染不能被检测出来。并且近年来有新的病毒不断出现,输血不能保证“零”风险,发生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3、输血可感染其他类型病原体性疾病,如弓形虫病、疯牛病等,这些疾病很难诊断和治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输血科杨一男 供稿)

献血你怕了吗

我国每年都有很多热心的公民自愿参与献血,为医疗和爱心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献血的流程是什么?怎么献血才能健康又有效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下献血的基本流程。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两餐不吃太过油腻的食物,但也不要空腹,可吃些较清淡的食物。

3.献血前不要服药。

4.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献血前洗澡保持穿刺部位清洁,睡眠充足,不做剧烈运动。

献血中的注意事项

1.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等均可)进行献血登记。

2.填写表格:首先认真阅读《健康情况征询表》,然后详细填写登记表的各项内容。

3.体检:血压、乙肝表面抗原、血红蛋白等。

4.清洁消毒手臂:手臂不清洁容易造成本人手臂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请务必事先认真清洗。医务人员用安尔碘消毒后请勿再接触消毒部位。

5.合格采血:请躺在采血椅上,穿刺前握紧拳头,一旦采血针刺入静脉,拳头做握紧、放松的连贯动作直至采血完毕。

6.止血:采血完毕站立时,不要过猛,请用三个手指按住针眼部位5-10分钟,以防皮下血肿。

7.领献血证:请仔细核对献血证上献血者的姓名、证件号码及血型,若有误请及时与发证处工作人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正。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24小时内不用水洗。

2.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长途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当天多饮水,适量补充营养,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输血科尙玮玮 供稿)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