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已至,正是一年中虫子最盛的时候。它们之中有一些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还有一些可能并不熟悉。有这么一类昆虫,虽然你不时会遇到它们,却往往因为它们看起来其貌不扬而忽视了它们。实际上,它们在“虫界”威名赫赫!它们便是猎蝽。

01 丑,但是犀利

图片2.png

图一:猎蝽的口器非常锋利(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猎蝽的长相不能算好看,头小眼凸,身子让人看起来就有一种味道感:它们是“臭大姐”远房亲戚,都属于蝽类。蝽类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臭大姐”通常指其中的蝽科中的一些昆虫,比如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而大多数可以被称为猎蝽(assassin bugs)的蝽则属于猎蝽科(Reduviidae),这是一个不小的昆虫类群,已知约7000个物种。虽然猎蝽的身体看起来更窄一些,但它们彼此在外观上仍然很像,而且,至少已知很多猎蝽在受到威胁时确实也能通过臭腺释放出臭味,有些猎蝽释放的臭味还很浓烈。

但是,释放臭味只是猎蝽的传统傍身技能,更加犀利的是,绝大部分猎蝽是凶猛的捕食性昆虫。猎蝽的前足可以像螳螂一样抱住猎物,但它们的前足并不需要生得像螳螂那么粗壮,因为猎蝽的刺吸式口器要比螳螂的咀嚼式口器危险得多,它就像一根粗壮的锥子,可以轻易破开猎物的体壁,然后强力地将毒液注射进去。它们的毒液非常强大,几乎瞬间就可以让猎物失去反抗能力。

和多数昆虫一样,多数猎蝽对人都没多大兴趣,猎蝽的目标是其他昆虫。但锥猎蝽是个例外。锥猎蝽的英文俗名“kissing bug”直译过来就是“接吻虫”的意思,有大约150个物种,它们以吸取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并能传播疾病,其中一些物种会主动找人,还能传播美洲锥虫病,好在国内遇到这种事情的概率很小。

图片1.png

图二:一只正在爬行的猎蝽(冉浩 摄)

02 专业的猎手

猎蝽的历史也许能够追溯到大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早期的猎蝽可能主要是一些机会型的捕食者,捕食的对象比较宽泛。不过,猎蝽演化到今天,除了那些保持传统的猎蝽,还有不少类群都有了自己捕猎的独门秘技,看起来非常“专业”。

比如,腿看起来很长,有那么几分像蚊子的蚊猎蝽种团(Emesine Complex)中的物种会捕食蜘蛛,它包括了蚊猎蝽亚科(Emesinae)、盲猎蝽亚科(Saicinae)和维地猎蝽亚科(Visayanocorinae)等3个小类,目前已经确认了其中至少39个物种具有相关行为。一些猎蝽可以通过振动蛛网模拟小虫来引诱蜘蛛前来,而另一些猎蝽则更加直接,它们的前足能够割断蛛网,甚至具有在蛛网上活动的能力。

真猎蝽亚科(Harpactorinae)中的一些物种会收集树脂,有时候也被通俗地称为树脂猎蝽或胶猎蝽,它们会将树脂涂抹在自己的前足上,以便于将猎物粘住,这种手段在狩猎蜂类和蜘蛛的时候都很有效。不止如此,黄腹蜂猎蝽(Apiomerus flaviventris)的雌虫还会将树脂收集并存储在腹部下面,并能维持树脂的湿润,这些树脂会被随时取来用于捕食或涂抹在卵上起到保护作用,可以说已将树脂的作用“开发”到了极致。

图片3.png

图三:猎蝽捉到了一只蜂(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3 伪装的高手

猎蝽的另一项生存绝技就是伪装,这不仅有利于它们逃过捕食者的眼睛,对它们捕捉猎物也大有裨益。一些猎蝽具有极容易融入环境的体色,还有少数猎蝽会往自己的身上背东西,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垃圾堆。

在我国,至少已知有4种猎蝽会往自己的背上背东西,其中一些物种发生在猎蝽的若虫期,也就是没有成年的时候,如淡带荆猎蝽(Acanthaspis cincticrus);另一些物种则发生在猎蝽的成虫期,如双环跃猎蝽(Peregrinator biannulipes)的伪装现象就只发生在成虫期。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背的东西都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将沙土粒和各种碎屑背在身上的自然伪装(natural camouflaging);另一类则是把吸干的猎物尸体背上的尸体伪装(corpse camouflaging),这增加了对猎物的迷惑或吸引的作用。

猎蝽在背东西的时候主要依靠自己的后足,这些后足布满刚毛,就像小刷子一样,会把各种东西刷上自己的后背。猎蝽演化出类型多样的毛来方便它们完成这个过程。以淡带荆猎蝽为例,它有分叉或带钩的刚毛可以悬挂杂物,也有连通着腺囊的空心腺毛可以释放出黏性物质。

而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当这些背负物被移除时,猎蝽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这也意味着这些“垃圾”对猎蝽而言至关重要。

图片4.png

图四:背负着蚂蚁尸体的猎蝽,疑似淡带荆猎蝽的若虫(冉浩摄)

04 遇到不用紧张

在户外,你有一定概率会遇到游荡的猎蝽,但请千万不要马上就准备一脚踩死它,这不是和昆虫相处的正确方式。事实上,猎蝽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且很多猎蝽还是农林益虫。你也不用刻意躲着它,虽然一些猎蝽的叮咬很疼,但人被猎蝽叮咬的案例却非常罕见,你完全蹲可以在它旁边观察其生活与行为。

除了锥猎蝽,绝大多数猎蝽的叮咬都是在它感受到了生命威胁,进行防御行为时发生的。比如,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曾报道了一个案例,当时有双靴子被粗心地在大自然中放了很长时间,一只猎蝽掉进了一只靴子里,靴子的主人在伸脚穿鞋的时候把里面的猎蝽踩碎了,同时也被猎蝽叮到了……事实上,只要你遵循了两个原则,你被叮咬的概率就会无限小:

第一,不要试图把偶然落到你身上的猎蝽直接拍死,一口气把它吹走就好。

第二,不要试图用手去直接触摸或捕捉猎蝽。事实上,不要试图用手去触碰任何不熟悉的昆虫乃至其他野生动物,它们的反击有可能会带来伤害。

如果确实不幸被猎蝽叮咬了,你可能会有疼痛和麻木的感觉。可以用肥皂水清洗伤处并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以防止二次感染,冰敷可以减轻疼痛,但如果疼痛剧烈则须及时就医,通常预后良好。具有易过敏体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并及时服药,一旦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大面积肿胀、瘙痒、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须立即送往医院,以防发生危险。

参考文献

Hartwig EK. 1977. Records of assassin bug species (Reduviidae, Heteroptera) reported biting man. Koedoe 20, 109-114.

Hwang WS, Weirauch C. 2012.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ssassin bugs (Insecta:Hemiptera: Reduviidae): Insights from divergence dating and ancestral state reconstruction. PLoS One 7, e45523.

Santos CEPD, Souza JRD, Zanette RA, Silva FJD, Strussmann C. 2019. Bite caused by the assassin bug Zelus Fabricius, 1803 (Hemiptera; Heteroptera: Reduviidae) in a human.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30(1), 63-65.

Singh S, Mann BK. 2013. Insect bite reactions.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enereology, and Leprology 79, 151-164.

Standring S, Forero D, Weirauch C. 2024. Untangling the assassin's web: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pider-associated Emesine complex (Hemiptera: Reduviidae). Systmatic Entomology 49(1), 1-14.

Suzuki Y. 2019. Araneophagic behavior of Gardena brevicollis Stål (Heteroptera: Reduviidae): Foraging on pre-dispersal spiderlings in the spider's web. Entom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11/ens.12357.

Suzuki Y, Petcharad B. 2023. First record of Gardena melinarthrum (Heteroptera: Reduviidae) from Thailand with a note on its predation of an araneophagic spider. Journal of Asia-Pacific Biodiversity 16, 702e709.

彩万志, 赵萍, 米青山. 2002. 猎蝽的伪装现象. 昆虫知识 39(4), 317-319.

寇菲. 2017. 淡带荆猎蝽和四斑荆猎蝽的伪装行为.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

乔龙, 王超. 2022. 臭大姐:叫我茶翅蝽. 中国海关 6, 58.

王梦霞, 刘琴. 2021. 细胞遗传学用于锥猎蝽亚科物种分类的研究进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32(1), 115-119.

姚康, 邓望喜, 陶靖平, 杨志慧, 胡维治. 1984. 仓双环猎蝽的生活习性及捕食仓虫效力的初步观察. 华中农学院学报 3(1), 44-47.

作者:冉浩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特聘研究员

审核:张辰亮 《博物》杂志副主编

出品:科普中国X新华网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