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大文章”,是今天金融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其他四篇大文章都与数字金融息息相关。金融数字化是数智时代赋能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的关键。由此可见,写好数字金融这篇文章的紧迫性、关键性,在时代大潮中一时无两。

当然,想要写好这篇文章是充满挑战的。

**首先是如何落笔的问题。**数字金融从战略目标变成真实行动,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技术与系统性的架构规划基础上。如何把胸中的立意变成笔下的文章,是金融行业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文章精妙的问题。**面对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金融行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与新机遇。这要求数字金融的文章必须写得精妙,能够从科技中要答案,从数字化中要未来。

**再次是广为流传的问题。**经过长期发展,中国金融数字化水平已经全球领先。在新时代,把中国的数字金融经验带向全球,用中国先进的数字金融能力推动全球金融行业升级,是这篇文章更深的落脚点。

数字金融的大文章,如何下笔如有神?华为正挥毫写下一个属于全球的答案。

6月5日,华为HiFS金融前沿论坛2024在深圳召开。期间,华为面向海外客户和全球伙伴,分享了在金融数字化方向的投入与成果,并讨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升级,克服全球金融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华为副总裁、数字金融军团CEO曹冲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智能世界,科技、产业、金融都在加速变革,金融机构需要重塑韧性、重塑敏捷、重塑智能,构建数字经济下的新的竞争力。围绕‘Zero Downtime,Zero Wait,Zero Touch,Zero Trust’目标,华为升级系列化的基础设施韧性方案,助力金融机构重塑韧性;基于混合云一致架构,以高性能CCE(Cloud Container Engine,云容器引擎)、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等4大能力升级,助力金融机构加速应用现代化,重塑敏捷;通过架构、治理、业务场景升级数据体系,围绕数据使用的系统体验、用户体验与业务体验,加速释放数据价值,实现生成式AI从智力涌现到价值涌现,助力客户迈向AI Bank。”

面向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变革。华为的主张,是帮助金融客户重构韧性、敏捷与智能,让数字金融的大文章,在全球有墨香。

骨架、气韵、文采:金融需要一篇怎样的数字化文章?

我们不妨就用写一篇文章为比喻,来思考当前数字金融这篇文章要如何写。古人认为,写文章三件事最为关键:立论扎实有风骨、气韵通顺能自然、文辞华彩有堪精妙,把握住这三点,文章也就自然精彩。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推进数字化战略已经是一个必选项。难点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在庞大的技术体系与驳杂的发展方向中找到重点。

曹冲认为,金融行业正处于四期共存的发展形态,整体处于信息化末期、移动化成熟期、生态化成长期、智能化探索期。从技术的角度,新老挑战并存,技术负债尚未解决,生成式AI等技术又接踵而至。

在这个特殊时期,把握主要矛盾是金融数字化最关键的问题,就像写文章一样,金融数字化最关键的三点是骨架、气韵、文采:

1.骨架,是要搭建坚实有韧性的金融IT基础设施。

伴随着金融数据的持续指数级增长,以及金融业务系统的复杂度提升,金融系统的架构稳定性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从近段时间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到,金融业务系统宕机等问题屡见不鲜,针对金融业的网络攻击频繁发生。这类问题可能来自数字化投入的不足,也可能来自业务系统复杂化带来的运维管理难度增加。总之,金融数字化创新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业务韧性基础上。金融的业务连续性、高度安全、高效运维,就是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骨架。

2.气韵,是要建立适应时代的敏捷创新能力。

写文章要求骨架不移但气韵流转,笔触要能够随时变化,引领读者的注意力。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当前正在经历对业务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要求。信息化、移动化、生态化、智能化的金融业态变革,使金融机构需要随时在线上响应业务需求,完成应用能力提升。敏捷创新能力与应用现代化能力,是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气韵。

3.文采,是要在数据与智能中展开未来金融的想象力。

一篇文章中文采斐然的部分,能触发读者遐思,引发读者思考。而在今天,AIGC能力正在引燃金融业的遐思,激发各界对未来金融形态的畅想。面临AI大模型的历史级技术机遇,金融业如何实现系统体验、用户体验和业务体验,以及更加精准地降本增效,都是迫切需要被解答的问题。对于金融行业来说,AI不能仅仅是概念,而是重塑金融效能、流程和体验的机会。把数据与智能应用到极致,是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文采。

必须注意的是,这三个目标并非中国金融行业独有,而是在全球金融业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与普适性。数字金融这篇文章,应该全球共写,也需要全球共赏。

HiFS金融前沿论坛2024的独特之处,是华为与伙伴、客户共同探讨了写好这篇大文章的关键,以及华为为帮助伙伴、客户写好这篇文章所做的努力。

华为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陈雷在开场致辞时表示:“华为认为,要稳步实现金融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三大支柱不可或缺:一是,构建强劲、有韧性的 IT 基础设施;二是,构建‘混合多云’的云基础设施,以实现金融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业务的高敏捷性;三是,打造融合数据平台,利用云、流数据和实时分析等工具和手段,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在长期投入的基础上,面对今天全球数字金融在韧性、敏捷、智能三方面的巨大需求,华为写出了一道独特的笔锋。

三个重构:数字金融的时代笔锋

添砖加瓦式的创新,或者头疼医头式的补救,已经不能满足数字金融的时代发展。建立可以长期演进,且对于金融机构价值最大化的数字化策略,关键在于“重构”。

**曹冲提出,华为聚焦帮助金融客户重构韧性、重构敏捷、重构智能。**三个重构,就是华为眼中能够帮助全球金融行业写好数字化大文章的笔锋。

首先来看为数字金融保驾护航的“重构韧性”。

在华为看来,对金融韧性基础设施的重塑目标,可以归纳为4 个zero。

Zero Downtime,“稳”是金融业务数字化的基础,从主备到双活、进一步走向多地多活,构筑高可用架构。

Zero Wait,实时支付、极速交易、秒级授信,“快”是金融获客的关键竞争力。通过不断打破架构约束,围绕交易、分析两大领域,构筑金融高性能体验。

Zero Trust,病毒与勒索也在不断技术更迭,攻击与防御就是一场时间赛跑。华为要帮助金融从园区、DC、云,构筑纵深安全,使能安全发现、隔离、恢复的不断提速。

Zero Touch,为了实现业务视角的故障1分钟发现、3分钟定位、5分钟恢复,构建自动驾驶的运营体验。今年,华为将自动驾驶网络方案进一步从1-3-5向0-1-3-5的升级,以AI确保配置0差错。

为了实现4个zero的目标,需要构筑全基础设施的整体化韧性。为此,华为在云、数据中心、广域网等多个层面发力,构建了系统性的数字化韧性能力。在本届HiFS,华为还升级了十余款韧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比如能够实现 RPO=0, RTO<2min的GaussDB 和 Dorado 协同容灾方案;能够实现 0 人因差错,人工介入减少90%的数字地图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万级网点安全策略分钟级同步升级的SASE 边缘安全服务。

大量业界领先的高安全、高韧性数字化解决方案,将帮助金融机构从云、数据中心优化、广域联接等多个维度,整体提升基础设施的韧性水平,最终实现不留死角的韧性重构。

接下来,是适配数字金融业务发展的“重构敏捷”。

敏捷的业务创新能力,是当前阶段金融机构走向商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在众多金融机构的实践中已经反复证明了“重构敏捷”的必要性。

中国邮储银行历经4年,从业务建模出发,梳理构建了超过5000个可复用的业务组件,完成了超过 6.5 亿用户零售业务的云原生架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华为 GaussDB 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其平滑的业务切换。完成改造后,邮储银行新产品上市只需1天即可完成,并且实现了运行超1年无事故。

由此可见,即使是拥有庞大客群的银行机构,也可以通过“平台+服务”的模式走向敏捷创新,加速业务增长。

华为云计算副总裁、华为云计算战略与产业发展部总裁黄瑾表示:“华为云持续创新,以9大创新技术打造世界级的金融云底座,为金融客户打造大机一样可靠的韧性云基础设施。通过多云管理,云上容灾备份能力,帮助政企客户打造集团一朵云。借助业界领先的数据库、大数据、数仓,AI等产品和技术实现数智融合,支撑客户快速高效决策。以专业的迁移服务能力,帮助金融用户上好云,用好云,加速金融应用现代化。”

面向金融机构的敏捷创新与应用现代化需求,华为坚持做好三个能力。

首先是从规划、平台建设、应用集成到运维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全视角的专业服务,把与中国领先银行在应用重构、业务迁移的经验沉淀下来,形成专业服务与工具,从而破解迁移难题。

其次,是联合行业伙伴构建应用现代化方案预集成,更快更好帮助金融客户快速交付业务。

此外,华为还通过多地多活的云平台和交易强一致保障的分布式数据库 GaussDB,帮助客户构建RPO=0,RTO分钟级的核心业务系统。

从底座、方案到经验,华为通过整体性的需求满足,帮助金融客户实现“重构敏捷”。

第三个重构,是引领数字金融未来升级的“重构智能”。

华为数字金融军团首席数字化转型官陈昆德提出:“云技术、AI、数字银行、金融科技等新竞争者不断涌现,传统银行首要任务需在确保传统业务稳定可靠的同时,优先投资数据建设,然后提升投资效率。数据应用重心应转向业务运营、为用户创造价值。”数据是智能的来源,用数能力则是金融机构落地AI的基础。为了帮助金融客户打造极致的用数体验,华为聚焦在三大举措上持续发力。

首先,围绕系统体验,夯实数据底座,构建企业级的数据平台,实现高效供数。

其次,围绕用户体验,重塑数据产线,提升数据开发效率,增强数据服务运营能力。

再次,围绕业务体验,深耕数据场景,携手伙伴丰富数据应用,匹配最佳的数据能力。

在用数能力的极大提升下,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度一致性,在业务场景中更好使用数据,更高效发挥数据的效能,以此为智能化升级做好准备。帮助金融机构提升用数能力,进而把握AI时代的巨大技术机遇,就是华为所提倡的“重构智能”。

重构韧性、重构敏捷与重构智能,从三个方向整体化回答了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要如何写,如何才能让数字金融经受考验,满足业务需求,迎接智能时代。

数字金融的时代笔锋,如今正在全球写下越来越多的故事。

全球金融,如今天地之间有墨香

“三个重构”所代表的技术与价值,正在华为与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传递给全球金融业的需求与期待。如何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是华为的答案,也在变成全球金融业共同的答案。

与全球超过150家合作伙伴携手,华为已经在8个主流金融行业场景打造了场景化解决方案。

从基础设施运维到应用系统平台,从核心业务交易到大数据应用,从银行到保险,华为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生态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球化覆盖,从而满足全球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以此为基础,华为还在数字金融领域推动一项关键的变化,就是将中国金融行业先进的数字化经验与数字化成果,与伙伴一起带到海外,带给世界。**2021年,华为发布了(Financial Partner Go Global Program)。截至目前,已经联合11家伙伴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为20个金融客户完成了解决方案交付与数字化转型。在峰会期间,华为宣布启动FPGGP加速行动计划。其将围绕数字化转型关键场景,整合华为和伙伴的技术创新能力,从咨询、方案到服务,全周期支撑金融行业客户的转型升级,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通过数字金融的生态打造,通过FPGGP这个舞台,华为正在把数字金融这篇文章的答案带到全球,把中国优秀的金融数字化实践带往世界。

在新加坡,华为与数字银行伙伴 Temenos共同实现了首个数字银行系统商用。其基于智能欺诈检测与信贷评分能力,全球用户无需入境新加坡即可开户和交易。这一能力目前已经服务了超过600家企业。

同样在新加坡,华为与智能运维伙伴天旦,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运维工具,帮助客户快速发现定位和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保障业务连续性。

在菲律宾,华为与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长亮合作,仅仅用35天就实现了数字银行核心系统上线。

在马来西亚,华为携手中软国际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使用的效能,让客户真正实现数字化营销……

这些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实践,是中国数字金融能力外溢的缩影,是中国金融数字化发展成为全球航标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15年中,中国完成了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金融变革。以全球金融历史上前所未见的速度走向了无现金社会与移动金融时代。这场领先全球的探索,为中国金融业沉淀了巨量的转型经验,为中国数字金融领域积累了优质的技术与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深耕金融业14年,亲身参与了中国金融数字化的变革。在今天,华为已经服务于全球3600多家金融客户,其中包括全球Top 100银行中的53家。通过更好的技术,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更加紧密合作的生态,把中国金融数字化的成果带给世界——这就是面对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华为的独特写法。

华为的全球化经验、全球本土化的生态,以及丰富的数字化人才,是饱含时代热情的墨。

华为的先进数字化技术,是挥斥方遒的笔。

全球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和智能化演进,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纸。

三者相遇,这篇大文章应运而生。

这篇关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文章,正在金融业激起回响;这篇中国文章,正让全球有墨香。

来源: 脑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