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收治什么样的患者?
吕鹭萍:第一类是手术患者,包括手术前后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复杂困难的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的患者;患者在手术期间发生过威胁生命的情况;术后苏醒困难或者呼吸不好的患者等等。第二类是非手术患者,包括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急性中毒的患者;需要呼吸仪器支持的患者;昏迷患者;大量出血经历止血治疗后的患者;患者原有慢性疾病急性加重且威胁到生命等等。
吕鹭萍:大家对ICU的印象可能是患者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管子,带着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等很多的机器,时不时需要吸痰、打针啊,看起来感觉会很痛苦。实际上我们会使用一些镇静止痛的药物,让ICU患者充分得到休息,看起来像是睡着了,等到病情好转,我们会把患者身上的管子逐个拔掉,同时也逐渐把镇静止痛药物慢慢撤掉,这样患者就不会感受到不舒服,病情也会恢复得更快。
重症早期康复是什么?如何理解?
黄绍玲:重症康复是重症监护环境下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不仅限于简单的“重症”与“康复”叠加。它提供24小时医疗监测与床旁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改善功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致残率。
比如说我们在给患者训练,一般要有1-2个护士、1-2个治疗师、一个主管医生,团队包括重症医师、专科医师、康复医师、治疗师、营养师、护理等,共同评估介入时机、利弊,以及用药、营养、康复训练中的生命体征观测等,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康复。
黄绍玲:其实重症康复不仅关注疾病治愈,更强调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接近生病前的功能水平,而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其对内脏功能的运转至关重要。一旦卧床,肺部扩张受抑制,重力对身体的压力感受器发生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48小时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还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弱、肺功能下降、胃肠蠕动受抑制等问题,并可能引发ICU获得性虚弱。因此,重症康复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尽早恢复坐、站、走的能力。对于心功能不全或脑损伤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逐步增加运动量,以促进功能恢复和重建。
吕鹭萍:早期重症康复对患者的帮助是很显著的,在转到普通病房之前,我们的目标至少是要能让患者坐起来,实现生活部分自理,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扶着助行器站起来,走几步。转到普通病房,甚至患者出院回家以后,我们也会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很多患者能自己走着过来给我们送锦旗,有的患者能自己给我们写感谢信,这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互动环节十分热烈,众多观众纷纷向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的三位专家提问。
做了胰腺肿瘤切除,之后又进到ICU,是不是手术不顺利呢?
田洪居:胰腺肿瘤手术是比较大的手术,而做完手术以后,胰腺或多或少存在损伤,容易导致胰酶释放侵害周围器官,在ICU中采取综合性治疗,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所以外科大夫做完大手术将病人转到ICU,可以规避大手术创伤带来的风险。
网友榴莲问其父亲肝硬化晚期,主治医生建议进ICU,但是身边很多朋友建议不要进。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现在非常纠结。
田洪居:您说的晚期肝硬化的情况,应该是处于肝衰竭状态,医生建议进入ICU,可能是因为肝衰竭需要接受血浆置换,也就是人工肝治疗以及其他器官功能支持,在支持期间创造条件做肝移植手术;还有就是看看有没有恢复的机会,这些都需要管床医师去具体评估。
吕鹭萍:疾病有轻重之分,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严重程度。同样,某些意外伤害,如安全带防护不当导致的内脏损伤,也可能极其严重。对于这类严重的损伤,早期救治至关重要,可以显著减少损伤程度。
田洪居补充说,大网膜里面血管动脉很丰富,若把大网膜给震伤,血管、肠管都有可能破裂,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如出血性休克等随时危及生命安全。这时就需要在ICU接受严密监护和综合治疗,甚至及时手术介入挽回生命。
黄绍玲:其实重症康复不仅关注疾病治愈,更强调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其对内脏功能至关重要。长期卧床会导致心脏负荷减少、肺功能下降、胃肠蠕动受抑制等问题,并可能引发ICU获得性虚弱。因此,重症康复的重要任务是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坐、站、走的能力。对于心功能不全或脑损伤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逐步增加运动量,以促进功能恢复和重建。
主播陈香:
ICU,是个神秘又危险的地方,每天上演着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抢救。很多人说这里是生命的终点,我却觉得ICU是终点也是起点。少数人从这里离开,人生就此散场,而大部分人从这里获得新生,重新思考人生,审视自我,守护健康。
田医生在直播间与大家分享,为什么会弹性的管控家属探视时间。抢救时,家属是最焦虑纠结的,看到亲人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难免伤心流泪,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但当患者醒来时,最希望的是亲人能在身边,这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家人的慰籍能带给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黄医生的工作生涯中,有位总是带着笑容出现在ICU的女生,给予她深刻的印象。她每次来探望爸爸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一段家人的微信语音,小女儿参加唱歌比赛得了冠军的好消息,总是给爸爸正面积极的反馈。在满是仪器的病房中同样也有很多温馨的时刻。从九死一生,到现在的九生一死。有重症康复的加持让患者更快更好的“走”出ICU。
ICU不是生命的最后一站,而是给生命希望的地方。
来源: 福建卫生报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