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会去夹娃娃玩吗?
现在各大商超里
随处都可见“娃娃机”的身影
不少人夹到娃娃后
习惯性放在沙发、床头
甚至有孩子抱着睡觉
“娃娃机内娃娃可能含一级致癌物”
等话题登上热搜
所以夹来的娃娃最好别放床头
如果遇到问题着实让人担忧
从安全角度看,娃娃机里的娃娃首先要具备生产企业等基本信息。那么,娃娃机里的娃娃们都有身份信息吗?
有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商场,发现相当一部分娃娃机里的娃娃都不符合国家标准。上海某购物中心游乐场内,记者统计了其中55台娃娃机里的娃娃情况:21台机器中的娃娃没有任何标签,无法获知生产信息情况,其中有不少为近似或模仿知名IP产品。
图/南方日报
9台机器中的娃娃有“合格证”等标签,但其“合格证”上无生产信息,只提醒消费者使用时注意移除娃娃上的附属物等。剩下25台机器中,娃娃有完整生产信息标签或吊牌。
图/南方日报
而另一家娃娃机主题店内,初步统计显示,在几十台娃娃机里,有符合国家标准标签或吊牌的娃娃,占比不足一半。部分无任何标签的娃娃,做工比较粗糙,填充物都几乎从接缝处漏出来了。
图/南方日报
有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玩具为了防皱,商家会在原料里加入染色助剂,而染色助剂中添加的甲醛含量超标后,长期亲近玩具,嘴鼻近距离吸入,不仅会让人头痛过敏,严重的还会出现致命状况。
(1)
甲醛超标的劣质材料
有的娃娃使用了甲醛超标的劣质材料,如果长期接触这些娃娃,有医生表示:“最明显的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导致哮喘病症加重,要是说超标很严重的话也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血液方面有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的产生,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淋巴瘤这样一些恶性的血液病。”
图/南方日报
专家提醒大家,尽量减少接触这些散发甲醛的玩具能减少致病的概率。保持室内通风是减少甲醛的一大措施。
(2)
缝制不牢固的拼缝、小配件
毛绒玩具的拼缝不牢固时,填充的毛毛可能会脱落,如果被小朋友误吸入鼻中,会引起呼吸道过敏或感染。毛绒玩具的小眼睛、小鼻子等可拆卸配件,容易被小朋友误吞或误吸,甚至塞入鼻孔、耳道内,引发危险。
(3)
滋生细菌
很多小朋友在玩耍毛绒玩具的过程中容易沾染和滋生细菌,如果没有定期清洗,容易增加被细菌感染的风险。
(1)
从正规渠道获取,并查看标牌
尽量避免在来源不明的娃娃机中夹取娃娃。在购买玩具时要查看玩具的标牌。玩具应有使用说明,往往以标签挂牌的形式钉在毛绒玩具上,包含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主要材质或成分、执行标准代号、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
图/南方日报
(2)
注意材质、做工和配件
毛绒玩具的布料首先要干净,内部填充料应充足,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无异味;玩具上的拼缝应牢固,填充料不得从拼缝中露出,还需注意金属配件应无锐利边缘和毛刺。
(3)
清洗后再使用
所有的娃娃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清洗、晾晒后再使用。甲醛可以溶于水,清洗可以带走大部分甲醛以及附着在娃娃表面的灰尘和细菌。
(4)
避免长时间接触
尽量不要把娃娃放在床头或长时间抱在怀里。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他们正确玩耍,避免长时间与娃娃密切接触。做好看护,尽量别让小朋友舔咬玩具。
快看看你的床头
有没有“三无”娃娃!
如果有的话
赶紧把它们放置好!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原标题:《夹来的公仔最好不要放在床头,因为......》
来源: 新快报,南方日报,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