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夏晓飞 北京植物学会秘书长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在北京科学中心特效影院的二层平台上,有一片麦田,5月时一片绿色,生机勃勃。天气逐渐变热,小麦也慢慢成熟,如今已是一片金黄麦田,无处不彰显着丰收的迹象。

北京科学中心的金黄麦田6月1日,北京科学中心举办了“智趣科普——6月科学生日会”,在“麦趣童行”环节,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球幕影院顶层麦田区域,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亲手感受麦穗,了解小麦生长和农业知识,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活动寓教于乐,为孩子们的科学启蒙和探索之旅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

在活动现场,小朋友发现了一片倒下的麦子,不禁发出疑问“它们是累了吗?为什么都倒下了?”科技辅导员表示,不是因为小麦累了,这种现象叫做“小麦倒伏”。导致小麦倒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气、种植的种类等。

5月30日,北京遭遇短时暴风大雨冰雹天气。

5月30日的特效影院

特效影院二层的小麦在经过狂风暴雨后,便出现了倒伏的情况。

特效影院二楼平台的小麦倒伏

关于小麦倒伏的那些事儿
倒伏是指直立生长的作物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小麦、水稻严重倒伏时,产量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稻、麦等谷类作物拔节后倒伏愈早,损失愈大。

类型
小麦倒伏基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其一,茎倒。也就是所谓的小麦茎部出现弯曲折断;其二,根倒。顾名思义就是小麦根部出现断裂连同根部一起倾斜。

北京科学中心的小麦倒伏属于第二种,根倒。

倒伏

小麦一直“站着”太累了,需要“躺下”歇歇吗?当然不是了,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很多:

01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是造成小麦倒伏的直接原因。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 植株茎节完全拉长, 尤其是小麦穗头发育饱满, 植株顶部重量增加, 这期间, 如果田间群体过大, 通风性较差, 再遇大雨、大风同时来袭, 或仅遭遇暴雨、狂风等极端天气, 风雨持续时间较长, 就容易发生倒伏。

02群体过大

由于播种量过大, 或由于特殊气候原因使小麦分蘖较多、后期成穗率较高, 这样就造成小麦田间群体过大, 植株密度太大。田间的这种情况, 必然造成通风透光性差、茎秆节间拉长、容易发生病虫害, 从而大大降低植株个体和群体的抗倒伏性。

03病害危害

小麦发生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不当,易造成根、茎、叶坏死或腐烂,增加发生倒伏的风险。当然,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合5月30日北京的天气和北京科学中心种植小麦的体量,我们可以推断出,北京科学中心的小麦倒伏是由于特殊天气造成的。

如何挽救你,我的小麦!

小麦倒伏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将损失降至最低呢?

首先,小麦倒伏后不要人工扶直倒伏小麦。当小麦倒伏后,其茎秆就由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倒伏的小麦抬起头来并转向直立,若人工扶直,则易损伤茎秆和根系。应让其自然恢复生长,这样可将减产损失降至最低。

其次,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倒伏后小麦植株抗逆力降低,应及时对叶面喷肥并进行营养补充。

不要忘记加强病害的防治。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相信在北京科学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挽救这些“倒下”的小麦战士!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