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党的全面领导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众多科学家心怀祖国、集智攻关,促进我国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学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合作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我们步入科学家与学会的精彩世界,聆听他们激荡人心的成长华章。
它由从事农业历史研究的工作者

自愿组成,

它大力开展农业历史和中国农业历史科学研究,

它探索中国农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总结其历史经验,

为提高我国农业历史学的科学水平

默默奉献,

它就是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他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他是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副主任,

他亦是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

他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奔走呐喊

丰富了农业历史研究的领域。

他就是闵庆文。

闵庆文闵庆文,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资源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初入学会,声名远播

闵庆文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资源生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气象出身的他最早加入的学会是中国气象学会,由于工作突出,后来担任了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

当时中国气象学会还没有年会,各专业委员会自己举办活动。中国林业学会自然与文化遗产分会认为闵庆文在农业遗产方面做得很不错,所以当林业做遗产方面的工作时,也让闵庆文去做,于是闵庆文就做了自然与文化遗产分会的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看到闵庆文把农业遗产和生态农业做得蒸蒸日上,想出的生态农业办法能把农业面临的环境问题控制住,于是又邀请闵庆文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做副主任。

曹幸穗老师曾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的秘书长,他在学会换届时曾强烈推荐吸纳一些其他学会的科学家,来增加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的活力,闵庆文就是当时吸纳的新鲜力量之一。中国农业历史学会认为闵庆文的工作丰富了农业历史研究的领域,于是直接邀请他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做了两届副理事长。

农业遗产是区域发展问题,区域发展问题就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生态保护问题,以及文化旅游。闵庆文借助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优秀的平台,不断挖掘学科交叉的巨大价值,促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逐渐出现了研究农业生态、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各方面、各学科的科学家。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在一起研究,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历史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闵庆文加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的工作后不断与大家学习、交流,不但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的科学家在农业历史考证的研究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农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农业历史学会,闵庆文也认识了一批研究农业历史的人,这些人对闵庆文自身和其研究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农业遗产涉及的问题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闵庆文在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都有工作经历。通过参加不同的学会,闵庆文发现学会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一个学会的科学家常常会参加其他学会的研究活动,学科领域和从事学科研究的人员都有交叉。这样的交叉能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增强学会的活力,促进学会不断吸纳外部的新鲜知识和理论。为学会发展献良言

闵庆文是在众多学会中历练成长的,他也殷切地希望学会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对此他提倡学会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培养人才,加强学会科普。

**第一,学会密切关注当下的研究趋势。**在学会中,科学家交流的往往就是当下的科学成果。

**第二,用平等、批判的思维去看待新研究。**一篇科研文章发表出来或一项研究成果公开后,会有很多类似的、跟风的研究,怎样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个研究,这恰恰需要在学会平台上开展广泛交流。只有这样,这种创新才比较有意义。当然被批评者也要有包容心,能够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学会不是行政单位,学会是平等的。这种真正的包容、平等的机制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要。

**第三,将学会的资源和平台,特别是学术研讨会纳入人才培养中。**学会集中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这就是资源。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会可以组织一种暑期年会,鼓励学生在暑假期间参与研究和讨论。国家是否可以拿出一部分经费来支持这些学生,让他们有见到顶尖科学家的机会,这种面对面的活动,对于人的成长很重要。要把学会和学会组织的相关活动,特别是学术交流活动,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

闵庆文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不但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更深入地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则用自身的优势,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甘愿从事农业历史研究的科学家,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交流的优质平台。
相信在科学家和学会

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将在农业历史研究领域

继续创造奇迹!

本文节选自《学会缘 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第二卷),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著,《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制作。

来源: 《学会缘 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