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许家窑古人类遗址于1974年首次发现,1976年开始,先后对其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发掘。遗址内出土有人类化石20余件,石制品万余件以及大量的骨角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以石球数量众多为其特色。据考证,石球是装在用绳索做成的网兜(投石索)里进行投掷的。可以推断,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绳索了。人们根据搓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的长缕,然后接续起来搓成线。由于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后来人们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绩”。

织造技术是从编结鱼网和筐篮的实践中演变而来。古人在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工具,设法把一根根纱线依次结在同一根木棍上,另一端依次结在另一根木棍上,把这两根木棍绷紧固定后,就可以象编席那样编结了,绷紧的纵向纱线称经纱,横向织入的纱线称之为纬,而“综”是织机上使经线上下提放以接受纬线的机构。一综可提数千根经丝,故含有“总聚”、“集合”之意。将几千根不同的经线通过“综丝”把它们合并起来便于操作,故有“综合”一词。“综”控制经纱的运动,一旦出错,不但会产生疵布或无法织布,而且排除故障也很麻烦,“错综复杂”!

中国有丝绸之国的美名。我们的祖先从桑树害虫中选育了家蚕,独创了缫丝、织帛技术,织出了具有优良服用、与艺术相结合的高质量丝绸织物。著名的丝绸之路,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锦”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绣”是用针将彩色的线缝在绸或布上构成图案、花纹或文字。“锦绣”成为美丽或美好的形容词,如锦上添花、锦绣中华。

纺织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也密切相关。在我国汉语言文字中,含有巾、亻、纟等偏旁的汉字有五百六十多个,它们都直接或间接与纺织有关。我们经常用到的许多词汇与成语也是从纺织术语借用过来的,如:作茧自缚、满腹经纶、络绎不绝、丝丝入扣、经天纬地等,蕴含着浓厚的中国纺织文化。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