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分类的意义和甲状腺结节分类一样,其宗旨都是为了超声检查报告/影像检查报告的统一性。
目前最流行的乳腺结节分类标准是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类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
【BI-RADS 0类】
仅从B超无法判断,如患者乳腺区域敷料遮挡、皮肤破损、巨大乳腺致深方结构显示不清,或者超声未发现明确占位但患者有临床症状或体征,如乳头溢液、局部腺体回声明显不均等。
需做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
【BI-RADS 1类】
阴性,无结节。
建议每年1次常规体检或不适随诊。
【BI-RADS 2类】
良性病变,如单纯性囊肿、积乳囊肿、乳房内移植物、稳定的术后改变、随访后无变化的纤维腺瘤等。
建议每6个月至1年复查1次。
【BI-RADS 3类】
良性可能性大,恶性风险
建议每3-6月复查1次,两年随访无变化者可降为2类。
【BI-RADS 4类】
BI-RADS 4a类:低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2%~ 10%。病理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在获得良性的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后应进行6个月或常规的随访。例如可扪及的、局部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超声特征提示为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囊肿或可能的脓肿。
BI-RADS 4b类: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10%至≤50%)。需综合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结果。部分界限欠清的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可进行随访,但导管内乳头状瘤则需切除活检。
BI-RADS 4c类:恶性可能较大(>50%至≤95%),但不像5类那样典型的恶性。例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或新出现的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该类病灶很可能会是恶性的结果,需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
【BI-RADS 5类】
高度怀疑恶性,恶性风险>95%,几乎肯定的恶性。应积极配合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BI-RADS 6类】
活检证实为恶性。
这一分类用于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主要是评价活检后或外科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影像改变。
同样要指出的是,乳腺结节分类和甲状腺结节分类一样,也只是根据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初步判断其良恶性,存在不确定性是难免的,毕竟是隔皮断货,是个概率事件问题,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听专业医师指导很重要。
来源: 网络与工作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