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健品在中国抗衰老产品和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产业体系的梯队层次划分,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第一梯队包括汤臣倍健、康宝莱等企业,该类企业在行业发展初期就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中汤臣倍健在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市场市占率最高。

膳食补充剂指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由于主要类别如维生素和钙片等研发和上市门槛较低,导致大量不同厂商生产的同质化产品在市场上激烈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而康宝莱在体重管理领域保健品市场属于龙头企业。

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管理关注度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生产体重管理保健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第二梯队主要以东阿阿胶等中国“老字号”企业为主,该类企业主要扎根于传统滋补类保健品,在该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第三梯队主要为潜力较大的海外保健品品牌,如澳佳宝、Swisses等。

从保健食品行业产业链条划分,抗衰老领域保健食品上游市场参与者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保健品原材料(动物/植物/中药材、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等)、配套设备和保健器材零部件,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嘉必优、金达威、优德精密等;产业链中游是指保健品供应商,保健品种类繁多,市场上常见的可划分为保健食品及药品、保健器械,保健食品又主要包括传统滋补类和膳食补充剂,主要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养生堂、无限极等;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保健品的流通渠道,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渠道,主要包括各大超市、医院、药店、直营店和电商等,线下包括医院、同仁堂及大参林等药店、直营店等,线上电商主要包括阿里、京东等。

据笔者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量为73.03万吨,较2022年增长3.03万吨;需求量为72.07万吨,较2022年增长2.95万吨;市场规模增长至4151.2亿元,较2022年增长204.4亿元。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抗衰老需求和银发经济不断推陈出新,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居民的健康消费水平逐年攀升,给予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很大的空间。

来源: 抗衰老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