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会新增1位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而且患病人群正呈年轻化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AD人数最多的国家。AD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如何早期发现并预防这一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和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

但是,如果仅凭一管血的检测化验,就能知道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提前15年预测患者痴呆症的风险,你敢想象吗?本期ThurStudy请来了杭州星源华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王盼科普如何用一管血来预判阿尔兹海默病。

了解阿尔兹海默病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思维能力下降等。阿尔兹海默病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中含有颗粒状沉积物,称为淀粉样蛋白,这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除了淀粉样蛋白,遗传因素,身体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以及其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都是AD发病的重要原因。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展分为七大阶段。

在第一阶段(认知完全正常)与第二阶段(非常轻微的认知下降)临床上是检测不出的。

到了第三阶段(临床前期),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会有些病理变化,比如经常忘记一些词语,或者是忘记一些人的名字,组织能力、计划能力相比之前下降很多。

在第四个阶段(AD前驱期),也没有临床症状,还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但这个时候,患者不太知道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反应会慢一些,语言上也会变得沉默。

到第五个阶段(轻度AD),痴呆症状明显,需要他人来协助日常。

第六个阶段(中度AD)的时候,除了出现记忆力障碍,个人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没有办法正确穿衣服,或者鞋子明显穿错,有的也会出现走失迷路,甚至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到晚期发生严重AD时,就完全需要别人来照顾生活了,患者的一些反射作用也会变得异常,还会发生肌肉僵硬、吞咽能力下降等症状。

现有的AD检测手段

目前除了神经病理学的金标准诊断之外,其他辅助的诊断主要有PET和脑脊液检测。但PET价格昂贵,评估复杂且主观性强。脑脊液采集专业度高,且患者接受度较差。

除了以上这两种检测,另一种便是通过采集外周血进行检测。

外周血中含有外泌体,通常直径在40到100纳米之间,是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跨过血脑屏障。外泌体还参与了免疫调节、炎症传递、肿瘤转移、组织修复等生物学过程。

外泌体如何进行检测?

用外泌体进行检测主要是通过纳米流式平台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是通过取得患者一管血,把血液当中的外泌体进行复集并检测,通过流式平台进行分析。这类检测的好处是具有组织特异性,可用作生物标志物,且易于获取、性质稳定,可携带信息丰富。

当外泌体有某些改变后,通过抑制或激活通路改变外泌体的分泌,使外泌体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除此之外,因为外泌体是一个双层脂质膜,我们可以通过它进行载药,当发现某个靶点后,将靶点的抑制剂或是激活剂通过外泌体的方式递送到具体的组织当中,观察期治疗的效果。

外泌体相关标志物检测是解决早期筛查和共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外泌体也可以作为工程载体参与药物递送,更有助于诊疗、早筛、诊疗一体化。

纳米流式平台的优劣势

通过纳米流式平台进行检测也具有一定的优劣势。

优势:

1.创新免疫捕获法,由于平台能够对每个囊泡进行检测,因此无需富集,即便浓度低,也可以检测到。

2.能够同时实现定性和定量检测,并通过高通量的设备自动化检测。

3.能够实现多激光检测,当一个疾病有很多标记物时,可以同时标记很多标记物同时进行检测,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劣势:

无法区分80纳米以下的颗粒,低通量无法进行转化。

此外,对于AD的干预手段,也有不同风险。

低风险,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保持乐观、增强体质。

中风险,可以通过药物或者非药物进行调解。

高风险,可以通过胆碱能类、改善闹循环或代谢类药物、抗氧化剂等药物进行干预。

对于阿尔兹海默症(AD),我们早发现、早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乐观心态,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尽量降低患病的风险。建议45岁后的人群都建议可以用外周血进行早衰早诊。

科普专家:王盼,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一直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及标志物探索。目前就职于杭州星源华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总监。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