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麸木(Rhus chinensi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为五倍子蚜虫寄主植物,在幼枝和叶上形成虫瘿,即五倍子,可供鞣革、医药、塑料和墨水等工业上用。幼枝和叶可作土农药。果泡水代醋用,生食酸咸止渴。种子可榨油。嫩茎叶可食用,可作饲料,花是初秋的优质蜜源。以根、叶入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五倍子入药,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

偶遇在深山,清风绿叶闲。

游人相悦问,涧水自潺潺。

名 称:盐麸木

拉 丁 名:Rhus chinensis

分类地位:漆树科 Anacardiaceae盐麸木属 Rhus

别 名:肤连泡、盐酸白、盐肤子、肤杨树、角倍、倍子柴、红盐果、酸酱头、土椿树、盐树根、红叶桃、乌酸桃、乌烟桃、乌盐泡、乌桃叶、木五倍子、山梧桐、五倍子、五倍柴、五倍子树、盐肤木。

异 名:Rhus semialata、Rhus semialata var. osbeckii、Rhus osbeckii、Schinus indicus、Rhus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识别特征:

1、树高可达10米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毛。

2、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宽翅,小叶自下而上逐渐变长大,叶轴、叶柄密被锈色毛,小叶卵形至长圆形多样,先端尖,基部钝圆,顶生小叶基部楔形,叶缘具齿,叶背被锈色毛,小叶无柄。

3、圆锥花序多分枝,雄花序较长,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毛,苞片披针形,花白色,花瓣长圆形,反卷,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被具节柔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约4毫米。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

国外分布: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朝鲜。

生 境:生于约海拔27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等地。

物 候 期:花期8-9月,果期10月。

保护级别:盐麸木(Rhus chinensi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经济价值:盐麸木(Rhus chinensis)嫩叶受五倍子蚜虫寄生生成虫瘿,即五倍子,又名五倍子树,为中国特有经济树种。可供鞣革、医药、塑料和墨水等工业上用。幼枝和叶可作土农药。果泡水代醋用,生食酸咸止渴。种子可榨油。进入秋冬季其叶呈鲜红色,核果橘红色,色彩绚丽,颇为美观,亦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观赏树种。盐麸木鲜嫩茎叶中富含氮、磷酸、氧化钾等,每年可割青多次,产量高,且茎叶柔软多汁易腐烂分解,是一种很好的绿肥。盐麸木植株粗放矮壮,根系发达粗壮,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耐干旱瘠薄、根蘖力强,有利于水土保持,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废弃地恢复的先锋植物。其嫩茎叶可食,可作饲料,花是初秋的优质蜜源。

药用价值:

以根、叶入药。酸、咸,寒。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根:主要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等症。

根、叶外用可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五倍子:酸、涩,寒。入肺、胃、大肠、肝、肾经。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