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大型水电站,沿长江干流自上而下排列,跨越1800多公里,水位落差超900米,总计110台水轮发电机组接续运转,浩浩江水带来滚滚绿电。
不久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6座梯级水电站部署完毕,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工业大脑”基本建成,水电站运营效率、运行安全可靠性大幅提升。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有哪些“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共同构成,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的装机容量。
2022年12月,白鹤滩水电站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一重大工程也显示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从白鹤滩回望,这条清洁能源走廊见证了我国水电技术的一次次突破。
竣工于上世纪80年代的葛洲坝,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轮直径达11.3米,被誉为“世界卡普兰式水轮机的里程碑”。
这是2021年7月29日拍摄的葛洲坝水利枢纽(无人机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
这是2023年7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夕阳映照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三峡水电站攻克了7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通过三峡工程,中国水电装备制造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
2005年12月,溪洛渡水电站正式开工,水电机组单机容量77万千瓦。2006年,向家坝水电站开工,水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
2015年,乌东德水电站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全面开工,共安装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不仅创造了世界最薄300米级特高拱坝等8项“世界第一”,还创下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等15项“世界首次”。
图片来源:新华社
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全新工业生态
“长江水依次经过6座水电站,相当于1滴水发6次电。”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原副主任康永林介绍,1立方米水通过三峡水电站可生产绿电0.25千瓦时;六库联调实现发电乘数效应,发电量可达2千瓦时,效率提升到8倍。
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中,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水电是全球公认的清洁、优质、灵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便于电力调峰等特点,开发综合效益高。
随着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6座水电站连珠成串。这条走廊上的110台水电机组,年均生产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6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
如今,6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1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8亿吨,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的用电紧张局面,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梯级水库协同配合,航运保畅、水资源保障、生态保护等效益综合释放。
2020年起,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在走廊之上启动“工业大脑”建设,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赋能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智慧调度、智能决策等全业务场景,全面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助力新一代水电站数字化建设。
目前,这颗水电“工业大脑”已经训练开发出流域智慧运行、智能预警、诊断决策、状态检修、经济运行等多个“子脑”,并在6座流域梯级电站得到应用。
以三峡电站为例,水电智能预警“子脑”建立了多策略方法的智能预警体系,可以在设备劣化拐点前发现问题,比传统阈值报警平均提前7-30天,运维人员可及时处理缺陷,延长机组使用寿命。
当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有了“智慧大脑”,相信我们的水电开发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综合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三峡集团官网等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