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发展,消费者购车时越来越看重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尽管目前各个品牌都在大力宣传车辆产品的计算能力,但行驶车辆的盲区与超视距感知是单车无法突破的壁障,从长远来看,构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终极形态,仅依靠车辆自身的信息获取与运算能力是不够的。因此,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被看作是智能驾驶与智能交通的完整解决方案。

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利用国内先进的5G和大数据技术,针对国内城市化和交通特性,促进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与云平台的智能化融合。近期,国内外政策的密集出台也凸显了该方案的重要性。去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第2部分:车云数据交互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标准指引。

什么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简单来说,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就是汽车(车)、道路(路)和云计算平台(云)相关信息充分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通过网联赋能,汽车不仅能感知周围环境,还能获取远处的信息,如实时交通状况、路线规划、行车环境等;而保障车-路、车-云与路-云信息交互标准、畅通,是网联赋能的基础。

什么是车云数据交互?

想象一下,你的汽车能够与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实时的“对话”,知道你要去哪里,也知道路上的交通状况,甚至能够预测并避开可能的拥堵。这就是车云数据交互的“魔力”:通过高速的数据传输,汽车能够与云端的智能系统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

新标准落地将给我们将带来什么变化?

首先,是安全性的提升:汽车能够实时接收到道路状况的更新,包括潜在的危险和事故信息,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碰撞;其次,优化出行效率:通过云端的数据分析,汽车可以更有效确定最佳路线,避开交通高峰,大大节省出行时间;另外,还可以降低能耗:智能路线规划和驾驶建议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加速和制动,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

技术实现的背后

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数据的标准化交互。新标准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规则和交互协议,确保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之间能够无缝交流。这需要汽车制造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者、云计算服务商以及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

对大众的意义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项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更少的堵车,智能交通系统将减少因为交通事故和不了解路况造成的拥堵;更环保的出行,优化的驾驶建议有助于减少油耗和排放,保护环境;更安全的行车环境,通过接收云端信息,更能规避潜在危险。

未来展望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出行将更加智能、安全和便捷。新标准的发布也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迈进。

以下为详细标准解读内容:

来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