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目前在药物近视控制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占主导地位。 有不少家长已经给孩子在使用,更有很多家长关心和讨论它。

今天,咱们就带各位了解一下这种眼药水。老规矩,睛彩博士承诺,纯科普,不忽悠,不卖货。

首先,请家长们注意:低浓度阿托品属于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处方后才能购买使用。无论您孩子的近视处于什么阶段、什么状态,都不可以自行购买、自行使用!

阿托品这种药物的发现历史,可能比大家想象得要早得多。在欧洲中世纪,人们就发现,一种叫做“颠茄”的植物,能够放大人的瞳孔。

就是下面这货:

有点像迷你版的圆茄子不?颠茄是茄科-颠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茄子则是茄科-茄属的,确实有点沾亲带故。

然后在1833年,德国制药学家Philipp Lorenz Geiger从颠茄的根部,成功提取到了比较纯的阿托品。当时,他肯定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的这个发现,会帮助千千万万发生近视的孩子。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19世纪初,人们掌握了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阿托品,并开始不断了解它的药理特性:

事实上,阿托品属于一种M受体阻断剂,它的药理作用广泛且复杂。M受体,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平滑肌,比如胃肠道、胱逼尿肌、胆管、输尿管、支气管,当然还有眼部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等等。阿托品跟上述部位的M受体结合,会导致这些部位的平滑肌松弛。

将阿托品用于近视控制,最早的研究在1978年。当时,使用的浓度为1%;而国内较早的研究则在1988年,使用的浓度也是1%。这种浓度的阿托品,在国外、国内两项研究中,都表现出对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然而,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等副作用。

从2000年开始,关于阿托品用于近视防控的研究开始显著增加,越来越成为近视防控的研究热点,对于阿托品的使用浓度明显降低,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涌现。

比如2016年,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主导的ATOM2研究,纳入了400名6~12岁的儿童,并观察不同浓度阿托品(0.5%,0.1%和0.01%)对近视控制的效果。研究观察了5年,结果显示,阿托品浓度越高,近视控制效果越好,但停药后反弹越明显。在前2年,0.5%、0.1%和0.01%浓度的阿托品减缓近视进展程度分别为75%、70%和60%。在阿托品治疗2年停药后,阿托品浓度越高,近视进展越快。其中0.01%阿托品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5年近视进展不超过140度,且无明显反弹现象。

尽管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机制目前并不能说十分明确,但基于大量临床研究事实,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同,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实践,也可以说是目前证据最多、最可靠的近视控制药物了。

好啦,本篇科普就到这里。再次强调,低浓度阿托品是处方药,家长不能自行决定孩子是否需要使用。必须在医院接受医生检查评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您分享给更多家长,帮助他(她)们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谢谢您。

更多眼科相关科普,您可以关注特睛彩

关于睛彩博士:特睛彩科普内容的主创人员,都拥有眼科学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曾经的眼科医生。部分专业度较高的科普内容,我们还会邀请在职的眼科、视光专家予以审核、把关,力求对内容准确度负责,避免误导读者。

来源: #特睛彩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