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不能坐,脂肪会堆积。”
“吃完饭不能站,听说胃会下垂。”
“吃完饭不能躺,食物会返流。”
坐着不行,站着不行,躺着也不行,饭后到底应该怎么做?
饭后坐一坐
吃完饭坐一坐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来饱食之后可以休息一会儿,二来坐着还能吃点水果看点剧休闲一下。也有人说饭后直接坐着会导致脂肪的堆积,这是真的吗?
饭后坐一会儿可以算作健康的姿势,饭后如果突然起身,可能会影响到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但是不要坐得过久,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坐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或者坐着不动,不但不利于消化,还会增加脂肪的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饭后站一站
对于久坐族来说,饭后站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站着相比坐着也会消耗更多的体能。
但饭后站立是否会胃下垂主要还要看人群。
如果你的肠胃不是很好,或者体型偏瘦,长期营养不良,吃完饭最好选择坐着。对于体型消瘦者来说,站立姿态会使胃的重心发生变化,习惯性饭后立马站着的人,很容易引起胃下垂。
饭后站立也可以选择靠墙站立。饭后坚持十分钟的靠墙站立不仅能提升气质,放松肩颈,还能活跃大脑,预防便秘。
饭后躺一躺
饭后“葛优躺”,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但是,饭后不能立即躺下。
刚吃过饭后,胃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如果饭后立即躺下,很容易造成因充盈状态的胃变位而导致胃里的食物与胃酸再通过贲门反流到食管中出现反酸、胃灼热(烧心)现象。
长期以往,容易发生食管炎。尤其是腰腹部脂肪堆积、年老衰弱括约肌收缩迟缓、胃动力下降的人群更易患上反流性食管炎。即使是健康人群,饭后习惯躺着也会因为体能消耗减少而不利于体重控制。
此外,躺着这个姿势会减慢胃肠的蠕动,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很多人会饭后犯困,躺着就很容易睡着,入睡后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食物的消化变慢,也更容易转化为脂肪。
饭后动一动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很多人会选择饭后散步来消食。饭后可以进行一些轻运动,如散步半小时,促进胃肠蠕动和新陈代谢,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还有助于降血糖。
但饭后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如果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分配到四肢、躯干肌肉的血液增加,胃肠道血流量减少,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正确的选择是:
①饭后30分钟内,可以做一些进行轻体力运动,如擦桌子、洗洗碗、扫扫地。
②****饭后30~60分钟,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③饭后1~2小时,可进行中强度运动,如慢跑、快走等;
④饭后2~3小时,可进行剧烈运动,如跳绳、打球、跑步等。
**此外,吃饭时也要注意,**饭吃七分饱,饭后不要大量喝水,不要马上洗澡。
审核专家:吴悦,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厦门市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来源: 科普中国,厦门市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