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如何保护海洋生物时,年龄很重要;每个种群都需要一批强大的成年鱼群来孕育下一代。但是,许多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都没有达到其最基本的目的:重建苦苦挣扎的鱼类种群。
图:©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近期,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研究了海洋保护区内珊瑚礁鱼类的年龄分布。他们发现,在几乎所有的保护区中,成年鱼的数量要么持平,要么下降。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的海洋生态学家Steve Canty说:“成鱼真的很重要。它们是支持沿海社区生计和食品安全的商业渔业的主要渔获物。此外,成鱼还负责繁殖和重建渔业,因此体型也很重要。体型更大、年龄更大的雌鱼能产更多、更好的卵,因此对重建鱼类种群至关重要。”
在全球争相实现“30 x 30 ”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地球上30%的海洋之际,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代表们在2022年12月制定了这一宏伟目标。然而,许多专家表示,除非各国选择海洋生物能够繁衍生息的地点,并平衡沿海社区的需求,否则这一目标将毫无意义。
这项研究考察了中美洲珊瑚礁中的鱼类。它是西半球最长的珊瑚礁,沿墨西哥南部、伯利兹、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海岸绵延600多英里。该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有500多种鱼类、60多种珊瑚和地球上最大的鲸鲨群之一。该地区的海洋资源还支撑着100多万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
科学家们对139个珊瑚礁地点(111个受保护地点和28个未受保护地点)的成鱼和幼鱼生物量进行了研究。中美洲大堡礁的保护区分为三类:完全禁止捕鱼的“完全保护区”、允许自给自足和捕鱼放生等活动的“高度保护区”以及通常允许商业捕鱼但禁止特定方法或设备的“一般使用区”。在研究的海洋保护区中,仅有24%是完全或高度保护区。
《健康珊瑚礁倡议》(Healthy Reefs Initiative)的合著者兼主任Melanie McField说:“禁止在海洋的任何地方捕鱼总是很困难,这好像违背了人类的本能,但是,全面保护并强制执行这些区域的规定,是培育更大的鱼类的最佳途径,这样可以重建鱼类种群,并实际上增加全面保护区外的总体鱼类捕获量。”
研究小组的鱼类生物量数据来自《健康珊瑚礁倡议》,该倡议利用潜水员对整个地区数百个珊瑚礁的鱼类进行调查。该倡议还对中美洲珊瑚礁的四个国家在保护区内的执法和其他管理措施进行了评估。
这项研究包括有关沿海开发、海面温度和其他已知会影响鱼类种群的关键变量的额外数据。科学家们研究了从2006年到2018年这12年间的数据。
结果令人担忧。虽然海洋保护区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重建鱼类种群,但研究中只有11个地点(占总数的8%)的成鱼生物量出现了显著增长。大多数地点没有变化,28个地点出现下降。
下降的地点有几个共同点:它们附近都有严重的海岸开发,水域变暖程度高。它们还都位于一般使用区(最薄弱的海洋保护区类型),即便如此,也只有“不充分或适度的执法”。在最薄弱的海洋保护区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比不提供任何保护更为有害,因为它允许在没有有效管理的情况下进行持续和集中的开发。
与捕捞压力可能分散的开放区不同,弱保护区面临着不受控制的沿海开发、水域变暖和执法不力等问题,导致成鱼生物量下降。不过,成鱼数量回升的11个地点也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它们都位于执法力度较强的完全保护区内,经历的海面温度飙升较少,而且都位于人类足迹较少的区域旁。
中美洲大堡礁12年的缩影为全球其他地区如何成功实现“30x30”保护提供了线索。强有力的执法和有效的管理是海洋保护区成功的关键,社区的认同和支持也同样重要。在选址时考虑到气候变化也很关键。虽然海洋的许多地方都无法避免海水变暖,但那些可以作为成年和幼年生命阶段的气候庇护所的地方必须成为全面保护的首选。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家Justin Nowakowski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成鱼和幼鱼对管理和环境变化的反应截然不同,成鱼对气候变化等压力因素更加敏感,而气候变化会破坏海洋保护区在当地的效益。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哪里建立新的海洋保护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区域渔业的积极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考虑成鱼和幼鱼生命阶段的独特要求,否则就会错失全局。
文/Maggie 审/LYJ
参考资料略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