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往往是综合性和个体化的,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及生物疗法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并且对患者营养状况有一定影响的治疗方式之一的化疗,就是指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营养状况变差,作为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会侵犯到消化道系统的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从而产生食欲改变、味觉和嗅觉异常、口腔溃疡、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适。
那么针对这些副作用,我们患者和家属在营养和生活方面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基本饮食原则
对于无特殊不良反应和无饮食限制的患者,肿瘤患者和家属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作为日常膳食的参考来源,根据疾病情况,完成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膳食推荐摄入。
二.不良反应饮食原则
对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患者,我们要引起重视,及时与医生和营养师沟通,调整营养方案,以避免营养状况变差。
1.口腔溃疡
· 避免辛辣、酸性、腌制、过热、过冷、过硬等食物
· 清淡饮食,将食物做成质地柔软、光滑,或食用捣碎且混有水分或汤汁的食物
· 注意能量和荤菜的摄入,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 可将馒头或面包用牛奶或营养液泡软后食用,大米粥、婴儿米糊、土豆泥和山药泥等食物同样是增加主食摄入的良好来源
· 将荤菜切碎或肉末,做成肉末粥、烂面、薄蛋羹、碎肉、小肉圆、小鱼丸、蒸煮鱼片等形式食用
· 食用切细切小的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切碎的叶类蔬菜和不酸的水果
· 当症状严重不能进食时,应在医生或营养(医)师的指导下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 注意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2.恶心、呕吐
· 避免进食油腻、过甜的、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生冷蔬菜水果
· 饭后一小时不要躺下,如果要休息,可以依靠或者坐着
· 最好在化疗前两小时进餐
· 餐前、餐后要漱口
· 小口多次补充清流质,如清肉汤、运动饮料、热果汁、柠檬水
· 用吸管或用带盖子的杯子喝,以避免食物的味道散发出来
· 选择干的食物,如咸饼干、吐司面包、干的谷类食物
· 呕吐后,清洁口腔,半小时后适当饮用清流质,若有异味可口服清新硬糖果,如薄荷味的或柠檬味的
· 避免食用较热的食物或在有煮饭味道的房间进食
· 可适当选择淡一些的姜茶、姜丝粥、荠菜粥、山楂饮等有止吐作用的食物
3.无梗阻性便秘
· 适当增加食物摄入量、避免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摄入
·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 主食不要太细,适当增加粗粮和薯类
· 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每天一斤
·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摄入食物油、坚果、芝麻、蜂蜜等来润肠通便
· 注意水、汤等摄入要足够,温热的饮品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
· 如果有胀气,应避免碳酸饮料、干豆类、洋葱、花菜等食物
· 可选择在平时的排便时间前30分钟喝一杯温热的水或汤汁
· 早餐最好有高纤维的食物和热的饮品
·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每天尽量定时进餐,固定时间排便
4.腹泻
· 应避免油腻、生冷、辛辣、不干净、浓果汁、坚果等食物,莫滥补
· 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热粥有益
· 可食用姜丝粥、淮山药粥、芡实粥等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
· 荤菜类应注意选择低脂的,如蛋白、去皮鸡肉、鱼肉等食物
· 尽量不选择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生水果,能去皮尽量去皮
· 避免油炸、油煎、红烧等烹调方式,可选择清蒸、水煮、清炒等方式
· 适当补充预消化配方的肠内营养,严重时可在医生或营养(医)师的指导下予以部分肠外营养补充
· 注意水和电解质的补充
三.口服肠内营养补充剂
是指以增加口服营养摄入为目的,将能够提供多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营养液体、半固体或粉剂的制剂加入饮品和食物中经口服用的制剂。
1.适用人群
· 经口服摄入的膳食不足需要量的60%
· 有咀嚼和吞咽障碍的患者
· 虚弱或食欲不振的患者
· 需要高能量饮食的患者
2.配方选择
当适应上诉情况后,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整蛋白型的普通配方、短肽的预消化配方、肿瘤专用配方或中链脂肪粉/油等肠内营养制剂,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用量和配方的种类。
参考来源
1.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WCRF).Keeping active[DB/OL].http://www.wcrf-uk.org/ here -help/eat-well-during-cancer/Keeping active,2018-07-05.
2.于康,石汉平.肿瘤患者必备营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谢燕平,邹艳辉.肿瘤患者怎么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4.于康.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建议:专业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5.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民营养周,注册营养师在行动
作者:牛杨、张亚捷
指导:蔡威、汤庆娅、冯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项目来源: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专项(JKKPYC-2022-06)
来源: 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专项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