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受邀出席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师讲堂”系列活动,以《事理之常与创新之道——基于规划学科的思考》为题,深度分享了他对于规划学科及行业的思考与见解。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1 学科的演进
社会需求是学科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我国古代有很多跟政府治理高度吻合的规划理念,也和古代对于自然、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都高度吻合的,跟古代营造的技艺是完全打通的。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所谓的学科、学问的概念。近代以后尤其是上世纪以来,规划学科真正诞生,然后一路走过来解决各种问题,卫生健康问题、战后重建问题、社区复兴问题等等;并且吸收了不同学科的优势,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所以规划是一门交叉学科。
2 作为交叉学科的城乡规划学
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于对已有的和新的知识点、知识单元进行整理、提炼和系统化,很大程度上属于科学学所称的“知识的集成”。其孕育和发展得益于“边缘优势”,相邻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新的知识点,引发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出现簇群式的知识群落,并不断重新组合,构建新的体系。同时,这种发展模式很容易带来学科边界和内核不清晰的问题,以及对其是否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质疑。
城乡规划学自孕育开始,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知识体系始终保持着较高开放度。基于工学的知识基础,吸收了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以回应社会发展需求。但带来了所谓学科边缘不清、核心不硬的责难,也缺乏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大量常识性知识。规划就是常识性的东西,规划不折腾就是不违反常识。但是这个常识不是规划师总结出来的,是五千年人类实践演化过来的,碰到多少挫折以后形成的经验再形成知识,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尤其重要。我们缺少的是对基本的知识和经验的梳理、凝练、提升,这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话语体系。
城乡规划学吸收了10个相关一级学科的相关知识,在12个知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由6个二级学科支撑的独立的一级学科,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认可,这是有基础的,能够站得住的。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