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出了个有趣的新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称,之前被当作“弟弟”的大熊猫和叶其实是“妹妹”。
图片来源:网络
大熊猫性别鉴定失误,熊猫和叶从弟弟变成妹妹有什么后果?好像也没什么恶劣的影响,只是让大家增加了一点冷知识,了解了“为什么熊猫性别这么容易认错?”
但是对于家禽养殖业来说,如果鸡的性别鉴定失误达到一定规模,则会让生产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想让鸡生蛋,养了半年发现是公鸡。而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一种对操作者眼力和手法要求极高的神秘职业——专业辨鸡师应运而生,即辨别新生小鸡的性别。
为何新生小鸡要分公母?
刚出壳的小鸡毛茸茸的,挤作一团不停叽叽喳喳,非常可爱。但是在家禽生产流程中,它们立刻就得接受一轮莫得感情的严厉筛选,那就是分公母。
在家禽生产流程中,雏鸡性别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把它当作一个批次鸡群的启动开关也不为过。这是因为:
如果是养殖肉用鸡,公鸡和母鸡吃料、长肉速度不同,需要分开售卖和饲养,不然不方便管理;
如果是养殖蛋鸡,想要鸡蛋当然只需要饲养母鸡,公鸡自然会直接被淘汰掉;
如果是养殖种鸡,因为喂料量和分群标准均不同,需要从育雏、育成期,就将公母分开饲养,非笼养种鸡在产蛋期允许公母混养,但仍然会分开喂料。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雏鸡鉴定必不可少,但这项工作,却一点都不好干,甚至曾是困扰家禽业几个世纪的问题。
直到 19 世纪 20 年代,日本兽医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小鸡的泄殖腔来判断其性别,立即改变了全球孵化业,并催生了一个独特的职业——专业辨鸡师。
专业辨鸡师?
听说不加班?
专业辨鸡师,也叫鉴别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雏鸡孵化后,鉴别出鸡的性别。
根据不同的家禽品种,鉴别的方式会有所不同。目前主要的人工视觉鉴别方案分两种,一种是羽速鉴别,一种是翻肛鉴别。
所谓羽速就是观察羽毛,雏鸡的主翼羽和副主翼羽会因性别不同而显示出生长速度(既观察到长短)不同。而翻肛鉴别则需要徒手翻开雏鸡泄殖腔观察特征点,翻肛鉴别适用范围比羽速鉴别更广。
羽速鉴别,图片来源:Royal Pas Reform
虽然鉴别原理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但这活可真不好干。鉴别员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种,培养一名翻肛鉴别员一般至少需要 3~6 个月实操时间(光看 PPT 不行),才能达到商业生产的效率需求(雏鸡每小时鉴别 700~800 只,准确率超过 99% )。
银行柜员点钞用的是练功券,而培训鉴别员则一般使用孵化厂的淘汰雏进行练习,除了识别关键点的眼力,翻肛手法同样重要。如果手法不够细腻,有可能直接造成鸡苗泄殖腔损伤,造成损失。
图片来源:youtu.be 截图
在中国,多数生产商采用人工鉴别方式。鉴别员对于孵化厂有多重要?一个孵化厂一整天的工作流程,都要围绕鉴别员的工作效率来开展,因为这是生产车间中唯一一个绝对不能连续工作 8 小时,累计 8 小时后也不能加班的工种。
鉴别员用眼过度,鉴别效率会大打折扣,而鉴别准确率减低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企业无法承担的。假设养一万只蛋鸡,而这批鸡的鉴别员在出鸡当天,加了一小时班,由于疲劳等因素,导致鉴别效率下降了 1% 。
这个比例好像看起来只有一点点,但这意味着养殖场不仅要多淘汰 100 只白吃料不下蛋的公鸡,还相当于多损失了 100 只原本能下蛋的母鸡,是不是得不偿失了?
专业辨鸡师正在工作,视频来源:作者提供
辨鸡师万一看走眼,怎么办?
辨鸡师一天要看好几千只鸡,难免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有补救措施来兜底了。
在农场饲养过程中,育成中期可以发现鉴别错误的鸡只,越早发现,对集群整体的不利影响越少。我们管鉴别错误的鸡称为“假公鸡”(混入公鸡群的母鸡)或“假母鸡”(混入母鸡群的公鸡)。
以笔者个人的经验是抓起来拍一下,公鸡的叫声会更粗,而有经验的饲养员通常可以通过鸡走路的形态、体型看出不合群的那一只“假鸡”。
这种鉴别错误的鸡,由于连续十几周吃到不符合生长需求的料,放回它原本性别的鸡群也是无法正常生长的,需要直接淘汰掉。
鉴别员会被 AI 替代吗
有可能,但不会很快。
虽然现在已经有高科技企业研发了自动鉴别雏鸡性别的机器,该机器翻肛工作效率 1200 只/小时,羽速鉴别效率 3000 只/小时,但准确率只有 98% ,现阶段不如人工(熟练工种可达 99.5% 准确率)。
不过,机器胜在效率稳定和连续工作时间长。目前已经有部分规模化生产商采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方案。
自动性别鉴定机器,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还有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如流式细胞仪法、Embrex 法、PCR 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准确率比人工更高,但成本、操作难度都更高,所需时间也更长,所以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
随着科技发展,鉴别员这种存在技术壁垒的工种也有面临被机器替代的风险,所以还是不能高枕无忧呀。
参考文献
[1]Halle M, Papadakis M. A new dawn of managing cardiovascular risk in obesity: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edication. Eur Heart J. 2024 Feb 16:ehae091.
[2]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erobic and Muscle-Strengthening Activity With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JAMA Intern Med. August 7, 2023.
作者丨SamKakeru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