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为纪念第55个世界地球日,引导青少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北京万仕知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地震观测与地震预警”科普讲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坚鑫、中国地球物理学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沈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承金、博物馆馆长施光海、副馆长历大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秘书王晨阳、北京万仕知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王金路、王从等出席本次讲座。讲座特邀嘉宾陈会忠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信息科学首席传播专家,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地震观测和信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对我国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陈会忠研究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动静态图片为到场的石景山区、大兴区、海淀区的中小学生及家长讲解“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古代和现代的人怎样观测地震?”“你不知道的‘地下云图’、‘地下雷达’、‘地震警报’等知识。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灾前防范以及如何科学应急避险的学习受益匪浅,大大提升了防震减灾、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科普讲座结束后,100余名学生和家长来到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地球与生命的历史展厅、恐龙展厅,共同穿越时空界限,追寻远古生命;进入地球科学展厅与地球物质展厅,观察地球内部结构变化,品味矿物、岩石、宝玉石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次联合举办科普传播活动,科普性高、实践性强、趣味性浓,从多角度植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今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将继续致力推动科普工作,以传播地学文化知识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充分发挥科普基地作用,开展更多更好的科普活动,为学校建设、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