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双减”案例精选》专题旨在汇聚和展示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优秀教育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也为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助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通过精选案例的分享,我们期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培育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学校发力,科学课堂“活”起来

学校紧扣“减负、提质、增效”3个关键点,以科技教师为骨干,以集体备课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系列、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研发校本课程,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普及率达100%,引进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馆区合力,科普资源“请”进来

充分发挥辖区内省科技馆、省地质博物馆等10多家省市优质科普场馆的作用,鼓励这些单位积极参与学校科普课后服务。天心区人民政府与省科技馆正式签署《助推“双减”科普教育行动框架协议》,在馆校融合试点、科技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科普专题活动、科普文创开发等方面强化合作供给,实施馆校结合、协同育人。

联盟聚力,科普研学“动”起来

深入挖掘高校、科研院所、高企、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技资源,组建天心科普阵地联盟,以“前沿科学知识普及+科技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为核心内容,组织青少年参加科普研学活动。联合6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探秘重点实验室”研学活动,推动青少年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服务给力,使科学体验“乐起来”

天心区科协统筹协调区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湖南省机器人科教学会、湖南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等多家单位的科技志愿者及部分科技企业的科普资源,扩展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食品安全等9个门类、涉及27个活动主题的“乐学课堂”科学体验校外资源项目,由学校、社区点单,为课后服务提供多样化选择。“乐学课堂”覆盖全区14个街道、98个社区(村)、32所中小学校,累积受众超3万人次。

来源: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