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4-2028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广东水文科普园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广东水文科普园是韶关水文分局依托国家重点水文站新韶水文站打造的一个传承和弘扬水文文化的窗口,以水文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教育和宣传为目的,以展示水文行业发展、工作内容为基础,设立八个主题展区,并通过科普展示厅科普讲解、新韶水文站实地观摩等方式,将知识性、教育性与实践性融于一体。自2017年建成开放以来,科普园坚持免费开放,迎来多批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前来研学参观,有力推动水文学科走进公众视野,先后获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去年以来,韶关水文分局积极推进新韶水文站和广东水文科普园的全面升级,科普宣教能力大大提升。在科普手段方面,水文科普园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水文数字人;开发了新韶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园区三维立体形象展示;构建了20多类水文仪器的三维模型,极大提升科普互动感、体验感。在科普宣传方面,园区环境提档升级,三维模型、二维码链接等仪器设备让科普更通俗、便捷。并通过百年水文历史、深入挖掘先进典型,以及持续讲好基层水文人爱岗敬业、把脉江河的故事,突出水文精神和水文传承与发展。在科普产品方面,匠心设计《多普勒原理小课堂》《神奇的水质酸碱度实验》《降雨量怎么计算》等系列科普课程,制作以防汛减灾、水文精神、水文发展等内容为主题的水文科普视频8个以及水情教育文创产品12个。2023年11月,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在新韶水文站举行,广东水文科普园以丰富的科普产品、生动的科普实效获得了水利部、组委会和参赛各方的高度评价。

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韶关水文将继续发挥广东水文科普园的阵地优势,进一步建造融科普教育、业务生产、人才培训、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水文科普科研综合基地。

来源: 广东水文科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