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日咳再现”“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等话题引发关注。

据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全国百日咳病例已激增至32,380起,是2023年同期的近23倍,接近前年全年总数,并出现13例死亡病例。这种以往被认为婴幼儿才会得的病,正逐渐“高龄化”,在青少年以及成人中发病率也显著增高。你了解百日咳吗?为何最近百日咳的发病率突然增加呢?

何为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百日咳的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至3个月的咳嗽,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较高。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

典型的百日咳会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3个病程。

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到高峰,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般持续1-2周。

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高调的鸡鸣样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 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百日咳为何近期发病率陡升

近期百日咳再现主要有几点原因:

1、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减弱;

2、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变化;

3、耐大环内酯类百日咳鲍特菌的出现;

4、PCR实验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对传染病诊断意识的提升、传染病监控机制的完善等等都使百日咳的诊断灵敏度更高。

咳嗽时,需要注意什么

减轻百日咳的咳嗽,要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诱发痉挛性咳嗽的因素。

1、不要关门闭户。患有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易造成氧气不足,在室内应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有较多的氧气补充。空气干燥时,适当增加湿度,可用加湿器或用湿拖布擦地,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

2、不要卧床不动。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但要避免疲劳过度。

3、避免烟尘等环境刺激物。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时,让孩子避开油烟。也要注意避免暴露于具有强烈气味或化学品(如吃烧烤、火锅、甚至香水)和潜在的过敏原(灰尘、花粉等)潜在的过敏原。

4、避免和其他疾病患儿接触。以免感染或引起别的并发症,因为此时抵抗力, 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5、避免过多刺激,进食、喂药等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不要吃得过饱,进食后拍嗝,防止呕吐、误吸。

百日咳的几个误区

1、 有疫苗后百日咳是否可以得到控制?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百白破疫苗一共5剂,接种时间分别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中提及,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如未进行加强接种,容易再次感染百日咳。

2、 百日咳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积极使用抗生素就没问题?一直以来,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被公认为是治疗百日咳的首选药物,但实际上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姚开虎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研究建议国内当前百日咳的抗菌治疗应予以调整:对于2月龄以上的百日咳患儿,经验治疗不应继续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首选TMP-SMZ(复方磺胺甲噁唑)。但个体情况有差异,不同人群使用这些药物前,需咨询医生。并且百日咳早期阶段使用药物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收益。

3、百日咳是儿童传染病,宝宝患病都是其他宝宝传染的?百日咳和麻疹、手足口病等一样都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就彻底与该病“绝缘”,青少年和成年人也可患百日咳。而且,由于症状轻、不典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百日咳,加上疏于防范,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便成了潜在的传染源,也会导致婴儿患百日咳的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日咳诊疗方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51(1):1-3.

[2]张梦,吴丹,李艺星,等.全球百日咳防控面临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3):491-497.

科普专家:林苗苗,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员,温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