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多由多种因素引发导致肠-脑互动异常。其主要特征为与排便相关的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常见类型包括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中国的普通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约1.4%~11.5%,但由于许多患者未就医,实际数字可能高于此。这种病症可以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生,但以中青年(18~59岁)更为常见,老年人(≥60岁)的患病率有所下降。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有家族聚集倾向。

一、症状

(一)典型症状

1.腹痛

与排便相关,为主要症状且是肠易激综合征必备症状,常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疼痛部位发生在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或者弥漫性,较少夜间发作。

2.腹泻

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每日腹泻次数3-5次,一般不超过10次。粪便量正常,多呈糊状且含大量黏液,通常无血便。禁食72小时后应消失,夜间不出现,仅在晨起时发生。

3.便秘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屎状或细杆状,表面覆有黏液。也可以与短期腹泻交替,伴有便后不尽感。早期为间断性,后期可变为持续性并可能长期依赖泻药。

(二)伴随症状

上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胃灼热、反流等。

肠外症状:如乏力、尿频、尿急及痛经等。

二、病因

(一)内脏高敏感性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极为敏感,对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患者痛觉较普通人明显。

(二)胃肠动力学异常

该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不同亚型的患者胃肠动力学改变情况有所不同。患者胃肠蠕动或增强或减弱,或痉挛,对进食、肠腔扩张、肠内容物以及某些胃肠激素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三)肠道感染及肠道微生态失衡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是急慢性感染性胃肠道炎症后的结果之一,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导致小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事物抗原进入血液,激活免疫系统,加重症状。研究还发现,腹泻型患者肠道内乳酸菌、厚壁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及拟杆菌的增多,而便秘型患者韦荣球菌数目增加。

(四)中枢感觉异常和神经内分泌

本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异常和调节异常,可被认为对脑=肠系统的超敏反应,包括对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5-HT已经确认为是参与胃肠道动力和感觉的重要神经递质。

(五)社会心理因素

本病症状的发生、严重程度与精神紧张应激强度相关。患者常伴发焦虑、抑郁等表现。此外,急性和慢性应激事件,如失业、亲人死亡、性虐待、体罚等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近期研究发现焦虑、紧张、抑郁可直接作用损伤肠黏膜屏障。

三、治疗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采用综合治疗,包括精神心理行为干预治疗、饮食调整及药物治疗。

(一)饮食调整

避免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豆类等、精加工面粉和人工食品、山梨糖醇及果糖。以便秘为主的患者,注意调整膳食纤维及纤维制剂:如谷物、水果、蔬菜、种子、坚果和豆类等主要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纤维如欧车前(psyllium)、卵叶车前(ispaghula),以及非水溶性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如果发现由饮食引起的不良反应(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采用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和食物激发试验发现致敏食物,包括亚裔人群常见的乳糖不耐受,不再食用致敏食物。

(二)药物治疗

对药物的选择应因人而异。总体原则: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可选择解痉、止泻类药物;以便秘为主的患者的药物治疗可选择促动力、通便类药物,但应避免应用刺激性缓泻剂;以腹痛、腹胀为主的患者可选择具有调节内脏感觉作用的药物,纠正内脏感觉异常,缓解症状;具有明显抑郁或焦虑等精神障碍表现的患者,应考虑行心理干预治疗及低剂量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此外,还可以食用益生菌治疗。

除了以上2种治疗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改进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治疗。也可以考虑行中药、针灸治疗。希望广大病友们通过治疗以后都可以恢复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作者:邓俊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中心卫生院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