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作为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期间,他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实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与他人合作研制出了原子弹保障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一是要爱国

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在浙江省黄岩县。父亲陈立信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非常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陈芳允年少时,父亲曾几次对他说:“将来不要想做大官,而要做大事。”这句话影响了陈芳允的一生。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三排右二为陈芳允

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后因对物理课感兴趣转入物理系学习,并受到吴有训、叶企孙等名师指点。在清华大学期间,陈芳允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陈芳允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更加坚定了他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抱负。1945年,陈芳允赴英国留学进修,后进入曼彻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研制出英国第一套船上海用雷达,他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1948年,陈芳允带着满腔热血和世界第一流的电子工程技术回国,进入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作,并研制出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电子仪器设备。

“二是要努力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家决定研制原子弹。原子弹的研制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而此项任务就交到了陈芳允当时所在的电子学所四室,陈芳允带领全室的科研人员一起制定了研制方案。1963年,陈芳允与其他科研人员研制出原子弹保障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别人祝贺陈芳允时,他说:“我只不过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件小小的工作。”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左起:陈芳允、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

1965年,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1983年,他首次提出“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设想,为我国研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北斗)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交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内容是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的紧迫现实,向中央提出全面追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制定中国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建议和设想。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863”计划。它的实施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要淡泊名利”

“一是要爱国、二是要努力工作、三是要淡泊名利”,这是陈芳允对家人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陈芳允在家中工作

陈芳允81岁高龄时仍坚持自己补衣,家中也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但他却经常帮助经济困难的同事、资助年轻人参加考试和出国深造。在陈芳允儿子陈晓东的记忆里,父母的捐款数不胜数。“我父母一生清贫,赚的钱都在他们在世的时候捐给有需要的人了,我们后辈的生活都是靠自己打拼的。”

陈芳允极其爱惜时间,为了节省等待理发师的时间,他学会了给自己理发;他从不穿带拉链的衣服,因为曾因修拉链花了很长时间;他拒绝换到更好的房子,因为嫌搬家浪费时间。节假日,陈芳允总会去加班或去图书馆看书,哪怕春节也不例外,因为对他来说这个时间格外安静,更适合学习。

陈芳允晚年一直忙于小卫星(北斗卫星)的研究,每天提着一个布袋子,到处跟人讲解。即便是病危住院后,病情略有好转,他就在病房继续做研究。2000年4月29日,陈芳允与世长辞,享年84岁。2001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1092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陈芳允星”。仰望苍穹,“陈芳允星”引领、激励着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原宝工作室出品

策划 | 马世玉 赵沐沐

图文 | 赵沐沐

海报 | 裴可

来源: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