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位全能红色数学家关肇直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有色冶金教育之魂陈新民院士。**陈新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1月18日生于河北省清苑县(今保定市),祖籍安徽望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历任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中央研究院昆明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研究所学习,1945年获冶金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洋大学冶金系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动荡不安的年代使陈新民从小跟随家人四处搬迁,影响了他的入校读书。他没有上小学,仅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在家自学了全部小学课本,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后又进入西南交大化工系学习。1935年,本着对“实业救国”的坚持,陈新民院士放弃了读研,选择到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工作。不久后,因华北局势动荡,他又南下担任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1937年,日寇铁蹄踏入中华,同年冬天,南京沦陷,陈新民院士随企业迁往湖北大冶。1941年10月,他考取清华大学(已迁昆明,时称西南联大)的公派留学生,考分居冶金科榜首,享受林森奖学金优等生待遇,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陈新民院士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年,抗日胜利的消息从国内传来。听到这一喜讯,**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决心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1952年,陈新民院士刚从民主德国采购教学设备归来,就接到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纸调令,要调他这位清华大学的校务委员兼秘书长去筹建一所新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经过一番努力,1952年11月1日中南矿冶学院按期开学。在前几天还是木工厂的临时礼堂内,中南区教育部部长潘梓年宣布:“中南矿冶学院成立!”如今,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当初襁褓中的学府,已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学。陈新民院士在冶金和化学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便发挥优势,**以“理工渗透、兼收并蓄、远源杂交”为指导思想,创设了冶金物理化学这个新专业。**陈新民长期致力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他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氯化镁水合物热分解的综合研究》、《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获冶金部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鉴于陈新民在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12月23日陈新民在北京逝世。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摘自:矿冶园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咨询频道 矿冶文化 矿冶人物 有色冶金教育之魂——陈新民院士博雅人物网 望江人物 陈新民文字编辑、校对:邢瀚文审核:王静

来源: 矿冶园科技资源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