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是常见的土壤传播真菌病害,我国西瓜甜瓜各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西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连作年限延长,枯萎病逐年加重。西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田病株率在10%~20%,重者达80%~90%,甚至造成绝产;西瓜根腐病在轻病田块中发病率为3%~5%,平均发病率为20%~30%,发病重的田块发病率60%以上。
一、病害诊断
枯萎病:一般在苗期或移栽定植后病菌从西瓜甜瓜植株根系侵入,并在西瓜甜瓜植株体内不断定殖和扩展,在伸蔓至结瓜初期发病,结瓜期进入发病高峰。发病初期植株基部叶片首先萎蔫,逐渐向上发展,萎垂叶片的叶缘及叶尖变为褐色到黑褐色、焦枯,随后出现失水状萎蔫。病情发展缓慢时,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几次反复后病株枯死,叶片呈褐色,叶片不脱落(图1,图2)。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叶片和茎蔓可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发病植株的根系发育较差,须根系较少,变褐腐烂,容易拔起(图3)。剖视病蔓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图4),断面上黄褐色圆点排成环状。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图1 爬地栽培西瓜枯萎病症状
图2立架栽培西瓜枯萎病症状
图3 枯萎病病株根系症状
图4 枯萎病病株维管束症状
根腐病:主要侵害西瓜甜瓜的茎基部和根部,在西瓜甜瓜定植后植株进入生长期时,病害开始显症,并不断加重(图5)。发病初期西瓜甜瓜植株茎基部与主根上部皮层呈水渍状、浅褐色,后逐渐至深褐色腐烂,最终皮层、组织破碎,仅留下丝状维管束(图6)。与此同时,发病植株叶片出现萎蔫或大部分叶片向上翻卷,初期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反复几天后,植株因根部严重腐烂而萎蔫死亡(图7)。病株茎基部及主根上部有明显的皮层腐烂坏死,且根部须根较少(图8)。另外,根腐病发病植株生长缓慢。
图5 根腐病田间症状
图6 根腐病病株茎基部症状
图7 根腐病整株症状
图8 根腐病病株根部症状
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的症状相似,如最易看到的病害症状是植株叶片萎蔫,在诊断时容易混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枯萎病:
(1)苗期至定植后,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2)维管束变褐,逐步向茎蔓扩展;
(3)茎、蔓裂口处有琥珀色胶状物溢出;
(4)环境潮湿时,病害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5)病株根部褐色腐烂,稍缢缩。
根腐病:
(1)在分苗或定植后缓苗前较常见;
(2)维管束变褐,但不向茎蔓扩展;
(3)病部裂口处无胶状物溢出;
(4)环境潮湿时,发病部位腐烂,表面产生少量白色霉状物;
(5)病部无缢缩或略收缩变细。
二、病原
西瓜甜瓜枯萎病病菌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的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is)。病菌寄主范围较窄,一般只侵染葫芦科的西瓜、甜瓜,并引起病害。病菌产生大型和小型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其中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或纺锤形,而小型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腊肠形。在病害后期或环境条件不良时,病菌菌丝的中段或顶端形成的球形厚垣孢子,单个或成双,表面光滑黄褐色,在病组织中还可形成菌核。
西瓜甜瓜根腐病病菌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病菌寄主范围相对较宽,除了侵染西瓜甜瓜外,还能侵染其它作物,引起根腐病。病菌产生大型和小型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梭形至月牙形,小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卵圆形。在病害后期或环境条件不良时,病菌菌丝的细胞间或顶端产生厚垣孢子,浅黄褐色,球形或近球形。
三、病害循环
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都是土传染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未腐熟的肥料中越冬,其中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8-10年,经动物消化道后的厚垣孢子和菌核仍具生存能力,因此土壤中的厚垣孢子是引起田间枯萎病和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也可以种子带菌越冬,作远距离传播。
四、发病规律
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中的病菌菌量、品种抗性、土壤特性、栽培方式、气候因素等有关。
1、病菌菌量。土壤中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量直接决定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菌量逐年增加,连作3-4年后枯萎病和根腐病就发病加重。
2、品种抗性。生产上推广的一些西瓜甜瓜品种对枯萎病有较好抗性,可以减轻发病,但目前没有抗根腐病的西瓜甜瓜品种或者抗性水平一般。
3、栽培方式。采用抗病砧木嫁接苗,枯萎病发病轻,但根腐病仍可能发生危害;自根苗栽培时枯萎病发病重;连作地、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生长势弱的发病重;未采取措施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地块,地下害虫和线虫容易造成西瓜甜瓜植物根部伤口,发病重;肥水不当,如偏施氮肥、大水漫灌,加重发病。
4、土壤特性。酸性土壤不利于西瓜甜瓜的生长发育,但有利于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的活动,加重发病;地势高,排水方便,土壤含水量低,发病相对较轻;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偏碱、容易积水或地下水位高,发病相对较重。
5、气候因素。高温、高湿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缩短病害的潜育期。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侵染西瓜甜瓜的适宜温度为8~34度,最适温度为24~32度。土壤温度20度左右开始出现症状,25~28度时出现发病高峰,一般土壤温度低于21度或高于33度时病情扩展缓慢或出现暂时隐症。在大棚栽培中,棚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基本能满足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侵染西瓜甜瓜的需要,发病早,病害重;而在露地栽培中前期温度相对较低,病菌潜伏侵染,被侵染植株不表现明显症状,等到4-5月份气温回暖后开始显症,进入发病高峰期。
五、防治技术
西瓜甜瓜枯萎病和根腐病的防治要针对病原特性和病害发生规律,采取抗(耐)病品种选用、病菌菌源有效杀灭、栽培方式与措施优化、高效药剂及时控制等措施的全程综合管理技术。
1、抗(耐)病品种选用。针对西瓜枯萎病,可以选用新红宝、郑杂7号、郑抗1号、郑抗2号、早花、郑杂5号、红优2号、京抗2号、京抗3号、早抗京欣、西农8号、丰乐5号、抗病苏蜜等抗(耐)枯萎病品种;针对甜瓜枯萎病,可选用龙甜1号、龙甜2号、伊丽莎白、锦丰甜宝等抗(耐)枯萎病品种品种。
2、病菌菌源有效杀灭。采取土壤消毒处理和轮作等措施杀灭或减少土壤中的枯萎病菌和根腐病菌菌源数量,可以有效减轻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
土壤消毒处理有两种方式:
(1)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在西甜瓜收获后的高温晴热季节,整地作畦,用黑地膜覆盖整好的畦,边缘压实,再搭建小棚,盖上透明的棚膜,压实密闭,保持二周以上,使土壤温度达到40℃以上累积时间满300-350小时以上后,撤除覆盖物,5-7天定植瓜苗。
(2)土壤药剂消毒技术。在轮作困难的地区,连作2年以上的大棚/田块,建议采用土壤药剂消毒技术。①棉隆土壤消毒技术:棉隆(又称必速灭),剂型为98%-100%微粒剂,25-30公斤/亩。清理田块,翻耕整地,沟施或撒施药剂,再翻耕均匀,适当浇水,保持一定土壤湿度(60-70%);施药后用农膜密闭覆盖10-15天;揭膜后翻耕30厘米;翻耕松土后进行整地作畦;在整好田块灌水,加快药剂挥发;5-7天后移栽西甜瓜苗。②异氰尿酸、含氯药剂土壤消毒技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一种药剂,15-20公斤/亩,配置成1500-3000倍药液。清理田块,施足腐熟基肥和底肥;翻耕整地,翻耕深度30厘米,使土壤颗粒细小均匀;按畦宽连沟140-150厘米或根据栽培要求进行整地作畦;选择一种消毒药剂,按亩用量配置成1500-3000倍药液,均匀施入定植畦上,使药液淋透1-30厘米的耕作层;施药处理后让田块自然落干;5-7天后可移栽西甜瓜苗。经试验,土壤药剂消毒处理后,土壤中西瓜枯萎病菌的数量下降97%以上,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85%以上。土壤药剂消毒处理不仅能减轻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而且对炭疽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栽培方式与措施优化。
(1)轮作防病。在有条件的产区,应尽量安排西瓜甜瓜—水稻的水旱轮作,每2-3年轮作一次。在大棚或小拱棚栽培的产区,可以在西瓜或甜瓜收获后,撤下大棚覆膜,保留大棚基本骨架,种植水稻,实现水旱轮作。
(2)嫁接防病。利用葫芦、黑子南瓜或抗病西瓜品种作砧木嫁接西瓜或甜瓜,采取嫁接西瓜或甜瓜栽培,对枯萎病的防病效果可达95%以上,但根腐病仍然会发生为害。
(3)栽培防病。施足基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追施磷钾肥;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定植后适当控制灌水,膨瓜期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采取小水浇灌,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尽量采用膜下滴灌等技术;大棚栽培要及时通风降湿;及时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减少病菌积累。
4、高效药剂及时控制。
(1)枯萎病的药剂防治:往年发生枯萎病的连作田块、直播苗栽培田块应在移栽后采用药剂预防;田间发现枯萎病病株后应全田块逐株施药防治。可选用25%咪酰胺乳油、50%多霉灵粉剂、70%恶霉灵粉剂、50%异菌脲粉剂等,兑水配置成1500倍药液,每株灌根施用药液0.25公斤,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根腐病的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药剂灌根防治。常用的药剂及使用浓度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霉灵水剂1000~1500倍液,每株灌根施用药液0.25kg,每隔7~10天灌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作者:宋凤鸣、李大勇,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