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春风绿 又是一年315
从ChatGPT火爆全网
到“AI换脸”新骗局频发
互联网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
“AI正在成为骗子新一代的工具”
听上可能有些离谱
但据相关统计
AI技术新骗局成功率竟接近100%
这些骗术究竟怎么回事?
对付诈骗“黑科技”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揭露诈骗的“假”
来看看这些常见骗局吧!
AI诈骗如何实施?
1
骗子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受害人及其熟人的信息,如姓名、电话、社交账号、照片、视频等。
骗子利用AI换脸技术,将自己或他人的面部替换成受害人熟人的面部,并利用AI拟声技术,将自己或他人的声音转变成受害人熟人的声音。
骗子通过社交软件或电话联系受害人,并以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让受害人放松警惕。
骗子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如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并催促受害人尽快操作。
骗子在收到钱款后立即消失,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说明身份信息的语音,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并利用录制好的语音,在微信上骗取好友信任并借钱。
有骗子制作了一款“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基本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一旦将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输入后,你的银行账户就完全被骗子掌握了。
工信部反诈专班近日就公布了一批涉诈高风险App,一些不法分子套用各类官方公开信息,打着“国家支持项目”“国家惠民政策”旗号,制作出一大批涉诈App,在其中编造虚假投资理财项目,以高收益为诱饵,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在App“投资”,进而实施诈骗。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
辨识“深度伪造”换脸视频的方法还包括让对方摁鼻子、摁脸,观察其面部变化。如果是真人的鼻子,按下去是会变形的,但AI生成的鼻子并不会。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要提醒亲人,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最后提醒
虽然“AI诈骗”比传统骗局更有迷惑性
但只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不轻信、不点击、不透露、多核实
“AI诈骗”就不难防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