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16日是世界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在科普活动上提醒公众,一旦确诊就需要终身随访,以最大可能地保护剩余视力,降低其致盲率。

今年21岁的小胡,是一位青光眼的老患者了。十余年前被确诊为发育性青光眼,2021年曾做过手术,至今规范用药复查,眼压控制良好。“医院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电话或微信提醒我复查,还时不时地有科普讲座,这个病是终身疾病,可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复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举办的“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活动现场,小胡对其他病友说。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显示,2020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病人数超过7600万,我国达到了2100余万,其中致盲人数可达567万。

“青光眼的最大危险在于其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特点,一旦视神经损伤发生,视力的恢复就变得非常困难。”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吴作红介绍,青光眼属于眼科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终身随访,监测相关病情指标,目标是降低其致盲率。正确认识青光眼的严重性以及采取适当的慢病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致盲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介绍,青光眼慢病管理的核心在于早期筛查、定期检测和个体化治疗。规范的慢病管理还有助于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降低青光眼相关治疗的经济负担。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设置有难治性青光眼专病门诊、儿童青光眼门诊等。根据青光眼疾病特点,特开设青光眼患者俱乐部、青光眼患者之家,并定期举行科普讲座。

来源: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