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又名:刺红花。药材名:红花、川红花、草红花。
【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上部多分枝,淡白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无柄;中下部茎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椭圆形,边缘具锯齿或全缘,稀羽状深裂,齿顶有针刺,茎中上部的叶渐小,齿顶针刺较长;全部叶质坚硬,革质,有光泽。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近球形,总苞片多层,全为筒状花,呈桔红、淡黄、深黄色等。瘦果白色或灰色,倒卵形或椭圆形,具四棱,无冠毛。
【生长环境与分布地区】
生长在低海拔、阳光充足、肥力中等、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砂质土壤上。喜光、耐旱、怕涝、忌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主产于忠县、丰都、合川、梁平,三峡地区各有分布。
【功效与主治】
《中国药典》(2020版)以“红花”药材名称收载,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胸痹心痛、跌扑损伤、胸胁刺痛、疮疡肿痛等症。红花配伍其他药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骨关节炎、肩周炎、皮下充血肿胀、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疾病。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红花作为常用中药,曾是三峡地区大量种植的中药材之一。红花以干燥花入药,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在晴天早晨6-8时管状花呈金黄色时采摘为宜,采回后阴干或低温烘干。
红花是一味药食两用中药,它不仅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也很高,现已开发的红花茶、红花可乐对人体心血管具有较好保健作用。红花还可用于染料、食品、化妆品行业,红花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可作为纺织用的红色染料;红花食品具有助体力、消除疲劳、美容等作用。现已开发的红花亮肤祛斑霜用于粉刺、扁平疣、湿疹等有良好效果。除油后的红花籽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新兴蛋白资源,含有18种氨基酸,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各个方面。总之,红花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和一种新兴的油料产物,在国际贸易中又是传统出口药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
来源: 三峡中医药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