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

1.450g/cm3(20℃)

熔点

361℃

沸点

1320℃

折射率

1.421(20℃)

饱和蒸气压

0.13kPa(719℃)

外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化学性质

反应类型

反应情况

方程式

显色反应

可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

与酸反应

与盐酸反应。

KOH+HCl = KCl+H2O

与硫酸反应。

2KOH+H2SO4 = K2SO4+2H2O

与硝酸反应。

KOH+HNO3 = KNO3+H2O

与硫化氢反应。

2KOH+H2S=K2S+2H2O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与二氧化碳反应。

KOH+CO2 = KHCO3(氢氧化钾的变质反应、也是生产重要化工原料K2CO3的主要手段)

2KOH+CO2 = K2CO3+H2O

与二氧化硫反应。

2KOH+SO2 = K2SO3+H2O

与两性金属反应

如与铝反应。

2Al+2KOH+2H2O = 2KAlO2+3H2

与两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氧化铝反应。

Al2O3+2KOH = 2KAlO2+H2O

与两性氢氧化物反应

如与氢氧化铝反应。

Al(OH)3+KOH=KAlO2+2H2O

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硫酸铜反应。

CuSO4+2KOH = Cu(OH)2↓+K2SO4

如与氯化铜反应。

2KOH+CuCl2 = Cu(OH)2↓+2KCl

如与三氯化铁反应。

FeCl3+3KOH = Fe(OH)3↓+3KCl2

与某些单质反应

与臭氧反应。

6KOH(s)+4O3(g) = 4KO3(桔红色)+2(KOH·H2O)+O2

4KOH(s)+4O3 = 4KO3+2H2O+O2

与磷单质反应。

P4+3KOH(浓)+3H2O=PH3↑+3KH2PO22

与硫单质反应。

稳定性

室温下稳定,高温分解为氧化钾。

2KOH=K2O+H2O3

参与有机反应

制备醇钾。

EtOH+KOH→EtOK+H2O

卤仿反应。

RCOCH3+6Cl2+KOH→RCOOK+4HCI3

皂化反应。

R'COOR''+KOH→R'COOK+HOR''

亲核取代反应。

CH3Br+KOH→CH3OH+KBr

注:由于氢氧化钾可参与的有机反应较多,此处仅举例说明。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

LD50

273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

家兔经皮

50mg(24h),重度刺激。

家兔经眼

1mg(24h),中度刺激(用水冲洗)。

生态毒性

TLm

80ppm(24h)(食蚊鱼)4

应用领域

1、用于电镀、雕刻、石印术等。

2、用作钾盐生产的原料,如高锰酸钾、碳酸钾等。

3、在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钾硼氢、安体舒通、沙肝醇、丙酸睾丸素、黄体酮、香兰素等。

4、在轻工业中用于生产钾肥皂、碱性蓄电池、化妆品(如冷霜、雪花膏和洗发膏)。

5、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还原染料,如还原蓝RSN等。

6、用作分析试剂、皂化试剂、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收剂。

7、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印染、漂白和丝光,并大量用作制造人造纤维、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也用于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染料。

8、还用于冶金加热剂和皮革脱脂等方面。

含量分析

精确称取试样约1.5g,溶于40mL新煮沸并冷却后的水中,冷至15℃,加酚酞试液(TS-167)数滴,用1 mol/L硫酸滴定。在粉红色消失时,记录所耗的酸量,加甲基橙试液(TS-148)数滴,继续滴定至呈现持续不褪的粉红色。记录滴定所需酸的总体积。每1 mol/L硫酸相当于总碱量(以KOH计)56.11 mg。

急救措施

接触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包装储运

包装方法:固体可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相关术语

安全术语

S7: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保存在严格密闭容器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安全信息

  • 包装等级:II

  • 危险类别:8

  • 海关编码:2815200000

  • 危险品运输编码:UN29243/PG2

  • WGKGermany:1

  • 危险类别码:R22;R35

  • 安全说明:S7-S16-S36/37-S45-S36/37/39-S26

  • RTECS号:TT2100000

  • 危险品标志:C:Corrosive;F:Flammable;T:Toxic;Xi:Irritant

来源: 百度百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