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成年人口中约有2%的人正遭受心力衰竭的困扰,且这一比例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而不断攀升。

在此背景下,心脏移植和心室辅助装置(VAD)的兴起,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为延长生命提供了可能。

在心脏病治疗的前沿领域,VAD的应用已经成功改写了无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命运。它作为一种机械泵,能够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为心脏衰弱或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血液循环支持。而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则专门设计用于辅助或完全替代左心室的泵血功能,对于左心室功能衰竭的患者尤为关键。LVAD通过从左心室或左心房抽取血液,并将其有效泵入主动脉,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循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命支持方式。

LVAD:从“生命支持”到“心肌恢复”

随着技术的进步,医生们发现,在LVAD的支持下,一些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显著改善,甚至达到撤除装置的程度。2014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心胸外科的团队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即LVAD从作为心脏移植的桥梁(bridge to transplantation)转变为支持心肌恢复,并最终实现装置的撤离(bridge to removal)。

这意味着,LVAD已经从最初的“生命支持”角色,转变为能够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先进治疗手段。Michael Dandel等学者在2021年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心脏功能恢复后,安全地减少VAD的支持,并分析了不同类型VAD(如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或双心室辅助装置)在撤离过程中的表现。这些研究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VAD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医疗创新里程碑:国内首例LVAD成功撤离

在202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教授领衔的心脏外科团队,通过经皮入路血管塞植入术,成功在国内首次撤除了一位患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我国在心脏辅助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片来自王春生教授团队

据王春生团队介绍,这位患者在接受深圳核心Corheart®6 LVAD植入后,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监测,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在医疗团队的严格评估下,患者顺利地进行了介入式撤泵手术,这意味着他将不再依赖机器辅助,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图片来自王春生教授团队

美国LVAD撤离案例及其启示

最近,《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Heart Failur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的数据库,追踪了2005年至2020年间在美国植入LVAD并随后因心肌恢复而撤离的案例。

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LVAD撤离用于心肌恢复的做法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15728例LVAD植入案例中,有126名患者因心肌恢复而成功撤离了LVAD。

图为患者在接受LVAD植入后,因为死亡、心脏移植、撤离LVAD、继续等待移植的累积发生率

在长达4年的随访期间,超过一半的患者显示出持续的心肌恢复,70%的患者没有出现心力衰竭复发。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LVAD在支持心肌恢复方面的潜力。

尽管在撤离后的早期(30天内),有6%的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复发,但这一比例随后逐渐降低。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关于LVAD撤离后心肌恢复的长期结果的宝贵数据,还探讨了不同LVAD设备类型与心肌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HeartMate II LVAD相比HeartWare或HeartMate 3更有利于心肌恢复。

作者在结论中强调,目前LVAD撤离策略在美国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是不充分的。对于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年轻非缺血性病因的患者来说,这一策略有可能延长他们的净寿命。LVAD撤离应被视为这些患者终身管理的现实选项之一。

LVAD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国内首例LVAD撤离手术的成功实施,都表明了LVAD技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巨大潜力。其不仅在长期生命支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更在心肌恢复后的撤机治疗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随着LVAD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它将为更多心力衰竭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VAD无疑将成为未来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方向。

参考资料

[1].Itagaki S, Moss N, Toyoda N, Mancini D, Egorova N, Serrao G, Lala A, Pinney SP, Boateng P, Adams DH, Anyanwu AC. Incidence, Outcomes, and Opportunity for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Weaning for Myocardial Recovery. JACC Heart Fail. 2024 Jan 9:S2213-1779(23)00841-7. doi: 10.1016/j.jchf.2023.12.00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276935.

[2].Selzman CH, Madden JL, Healy AH, McKellar SH, Koliopoulou A, Stehlik J, Drakos SG. Bridge to removal: a paradigm shift for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therapy. Ann Thorac Surg. 2015 Jan;99(1):360-7. doi: 10.1016/j.athoracsur.2014.07.061. Epub 2014 Nov 14. PMID: 25442985; PMCID: PMC4283551.

[3].Dandel M, Javier MFDM, Javier Delmo EM, Loebe M, Hetzer R. Weaning from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support after recovery from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with or without secondary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21 Feb;11(1):226-242. doi: 10.21037/cdt-20-288. PMID: 33708495; PMCID: PMC7944223.

[4].国内首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完成利用经皮入路血管塞植入术撤除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病例.严道医声网.发布于: 2023-10-11 20:21:47

原文链接

https://www.drvoice.cn/v2/article/11986#:%7E:text=%E5%B7%A6%E5%BF%83%E5%AE%A4%E8%BE%85%E5%8A%A9%E8%A3%85%E7%BD%AE%EF%BC%88?suid=785166&sutype=0&seid=17090362477851660

撰文:小鱼

审核:淑霞

排版:楚涵

来源: BTIT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