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Melia azedarach)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是优质的造林树种,可作建筑、家俱等材料;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药;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苦楝子可治头癣;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润滑油和肥皂。
花开紫气升,摇落满园兴。
待到深秋季,金黄树上灯。
名 称:楝
拉 丁 名:Melia azedarach
分类地位:楝科 Meliaceae楝属 Melia
别 名:苦楝树、金铃子、川楝子、森树、紫花树、楝树、苦楝、川楝。
异 名:Melia toosendan、Melia chinensis、Melia azedarach var. toosendan、Melia azedarach var. intermedia、Melia azedarach var. subtripinnata、Melia japonica var. semperflorens、Melia azedarach var. japonica subvar. Intermedia、Melia azedarach subvar. intermedia.
识别特征:
1、高可达10余米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具叶痕。
2、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椭圆形至披针形,顶生小叶略大,基部楔形,偏斜,边缘具齿,侧脉广展,向上斜举。
3、圆锥花序与叶片近等长,有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花瓣淡紫色,匙形,雄蕊管紫色,具纵脉,花柱头头状,顶端5齿,短于雄蕊管。核果椭圆形,长约1厘米,内果皮木质,4-5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
国内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目前已广泛引为栽培。拍摄于威海园林栽培、路旁。
国外分布: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栽培。
生 境: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疏林中。
物 候 期: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保护级别:楝(Melia azedarach)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经济价值: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色至红褐色,纹理粗而美,质轻软,有光泽,可作家具、建筑、农具、舟车、乐器等良好用材;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药;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苦楝子可治头癣;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润滑油和肥皂。
药用价值:
以皮、花、叶、果实入药。
皮:苦,寒。有毒。入肝、脾、胃经。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等症。
花:苦,寒。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用于热痱、头癣等症。
叶:苦,寒。有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用于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等症。
果实:苦,寒。有小毒。入肝、胃经。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