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生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愈发专业,但思维也难免习惯囿于一隅。但疾病时常并不按照教科书的分类来,患者往往也会“跨界生病”。

最近我在门诊碰到的一个案例就有这种情况。

李先生今年75岁,因为鼻炎来我的专家门诊就诊。在问诊中,我也会问一些鼻炎以外的情况,他便说起了一个健康困扰。原来李先生一直有难治性的高血压,平时血压一般都在160/100mmHg左右波动,有时甚至高压会到两百以上。尽管他按时服用降压药,饮食也相对健康,但血压总是难以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李先生多次在各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寻求帮助,然而各种检查做下来,除了血压高外,似乎并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问题。

在给李先生做了一些简单的鼻腔和口咽部检查后,一个线索逐渐显现出来,我问同来的李太太:“李先生平时晚上睡觉打呼噜吗?”

“噢哟,打的不要太响噢。亏得我几十年来都习惯了!”李太太说道。

“那有没有这种情况,就是呼噜声时断时续,而且有时候还会暂停,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继续问道。

“有的有的,医生你说的太对了。”李太太急切地回答道,仿佛找到了知音。

“我给你安排做个睡眠监测吧,说不定我已经知道你高血压难治的秘密了。”

李先生半信半疑地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一个晚上的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确实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也就是OSAHS,简称鼾症,而且还是重度的。记录显示他晚上最长的呼吸暂停超过一分钟,最低的血氧饱和度低至60%。

拿着这份报告,我详细向李先生解释,为什么他的高血压和打呼噜有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体的血压是如何调节的。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心脏、肾脏、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其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中调节血压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人体处于紧张、兴奋或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当人体处于放松、休息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会占据主导地位,使血管舒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然而,在鼾症患者中,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的阻塞和呼吸暂停,导致身体反复出现缺氧和反复憋醒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激发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使得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就好比,鼾症患者在睡觉时,一直有人掐着他的脖子,当感觉快要憋死时,大脑赶紧让原本“休假”的交感神经快回来“上班”,接管身体。我们时常说,别看打呼噜的朋友好像睡得挺香,其实一个晚上都像是在战斗。

此外,呼吸暂停造成身体慢性间歇性低氧,血液内二氧化碳也会出现潴留,引起全身一系列变化。这种夜间反复的应激状态,最终会导致人体内如儿茶酚胺等的一些重要激素分泌紊乱。当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时,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也会随之高涨。而且长期的缺氧状态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病情。长此以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代谢综合征便悄悄种下了祸根。

听了我的解释,李先生恍然大悟:“原来我的高血压一直降不下来,是因为打呼噜这个‘隐形杀手’在作祟啊!”

最终,经过治疗,李先生的鼾症症状逐渐改善,同时在与内科一起多学科会诊后,他的血压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在医学中,每个学科都是一颗星,星与星连接,汇成璀璨星河,照亮健康的道路。疾病时常跨界,我们医生也需要随之拓宽视野,以整体的眼光去探寻病因,方能解患者之疾苦。

来源: 耳鼻咽喉科庞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