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Conservation Biology》期刊发表了由Jeremy P. Bird、Richard A. Fuller和Justine D. Shaw开展的一项研究,题为《世界最大多捕食者根除后现存和灭绝海鸟的恢复模式》。这项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麦夸里岛上入侵性物种被根除后海鸟的恢复过程及其动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麦夸里岛上的海鸟种群受到入侵性捕食者的威胁,其中包括猫科动物、兔子、黑鼠和家鼠。这些物种的引入对岛上的海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了多种海鸟种群的衰减。为了恢复生态平衡,麦夸里岛实施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入侵性物种根除计划,涉及到猫科动物、兔子、黑鼠和家鼠。该计划的实施时间分别为1988年、2001年和2011-2014年。
研究团队通过对麦夸里岛上的整个海鸟种群进行调查,并利用长期监测点的数据,重点研究了4种挖洞海鸟的丰度、分布和趋势。这四种海鸟分别是鸽锯鹱(Pachyptila desolata)、白头圆尾鹱(Pterodroma lessonii)、蓝鹱(Halobaena caerulea)和灰风鹱(Procellaria cinerea)。研究人员比较了1976-1979年和2017-2018年的调查数据,以及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监测数据。
上图:(a) 蓝鹱和灰风鹱的栖息地(前景)和广阔的未被占据的沿海坡地(背景),(b) 鸽锯鹱的栖息地,位于高原上温和的有植被的坡地,(c) 在沿海悬崖上缘的一个白头圆尾鹱巢穴,(d) 经过入侵性捕食者根除后,根据2018年调查得出的所有4个物种的联合占用面积,以及(e) 澳大利亚亚南极地区麦觉理岛的沿海平地、坡地和内陆高原。图源:Bird, J. P., Fuller, R. A., & Shaw, J. D. (2024).
从海鸟的恢复模式来看,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入侵性捕食者被根除后,鸽锯鹱和白头圆尾鹱的种群呈现出每年约1%的增长。而蓝鹱和灰风鹱则在2001年猫科动物根除后重新“定居”了下来,呈现出分别为14%和10%的年均增长率。这两种海燕在主岛上重新定居,主要集中在陡峭、干燥、朝西的斜坡附近的山脊线,海拔较低,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
科学家们发现,这两种重新定居的海燕种群之所以增长这么快,原来是因为它们一开始的数量相对较少,跟那些已经一直存在的物种相比,它们算是小伙伴。这个增长过程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很多同类迁移过来,并且还能够挑选到很理想的居住地。
这项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入侵性捕食者被清除后海鸟是如何逐渐回归的。麦觉理岛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成功地实施了入侵物种的管理,为其他相似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海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的数量和分布的恢复对于岛屿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研究对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入侵物种根除后海鸟群体的恢复过程还是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释其中的空间和物种差异。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考虑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呼吁加强对入侵性物种管理和海鸟保护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
THE END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供参考。
编译 | 王芊佳
编辑 | Sara
【原文参见】
Bird, J. P., Fuller, R. A., & Shaw, J. D. (2024). Patterns of recovery in extant and extirpated seabirds after the world's largest multipredator eradic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e14239. https://doi.org/10.1111/cobi.14239
【参考资料】
https://conbio.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5231739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