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孩子的父母,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他/她的一举一动,有时是一种神态,有时是一个手势,有时是一次需求......
若孩子总是感到孤独,缺乏喜悦感的表达,即使遇到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也不喜欢与他人分享;
不敢和人直视,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缺乏应答性交流,无法辨认熟悉人的声音。
那么,你要当心了,或是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的表现。
图片源于网络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全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起病于儿童早期,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局限狭窄的兴趣,很难与之交流,通常起病于3岁前。
孤独症的孩子多吗?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在这1000万人群中,0-14岁儿童约有300万-500万人,孤独症谱系障碍已经成为儿童精神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且男孩要高于女孩。
目前,孤独症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希望家长多关注孩子,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源于网络
为什么会得孤独症?
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孤独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孤独症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尤其要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它占到孤独症的九成,还有同样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
如在遗传因素下,同卵双胎(遗传背景基本相同)共患孤独症概率(发病一致率)为50~90%,异卵双胎(遗传和其他同胞兄弟姐妹类似)共患孤独症的概率为0~24%,由此可见孤独症发病既与遗传相关,已经确定了大约600-1200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组。
另外,针对临床无法明确诊断或无法推测遗传学致病因素的患儿,推荐首选一家三口的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
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孩子确诊了孤独症,
家长要怎么做?
孤独症的孩子从来都不只是疾病问题,还需家长们良好的心态,对孩子行为的宽容和理解,切勿过度强硬,以耐心、恒心投入到他们的世界当中,安慰、鼓励他/她、多拥抱、多抚摸,渐渐地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提升安全感,增进患儿的情感发展,并与主治医生共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共渡难关。
在此,还要提醒各位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异常的举动,一定要及时就医。一般认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在治疗效果上越好,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孤独症的预后。
来源: 心血管科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