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游览了都江堰和青城山后,留下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名句。其中都江堰作为成都平原重要的水利工程,两千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后世带来了无尽的福祉。然而,水文治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大课题,黄河的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朝历代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气候变化和河道演变等因素都对水利工程的后续维护造成了挑战,难以持久。

那么,都江堰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呢?为何它能使得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它的修建过程又是如何的?都江堰为何能够使用至今?这与它的科学设计、施工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密切相关。同时,都江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是它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都江堰

▏岷江的水患

岷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其河口每秒的平均流量大约在2800立方左右,这使得它的年径流量比黄河还要多出一倍。它的流域面积广阔,达到了135882平方公里,其中126280平方公里位于四川。岷江流经多个地方,包括汶川、成都、眉山、乐山、双流等,其水文特征以都江堰为上游,是当地的主要水源。

在古代,诗歌和文章中描绘的蜀地四川盆地和周边地区,山体峻峭。正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述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四川境内有许多崎岖的高山,但穿过这些高山之后,可以看到由江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在修建都江堰之前,一旦遭遇洪涝,整个成都平原便会沦为汪洋大海,发展几乎无从谈起。

四川作为盆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尤其是成都平原。水稻的生长和成熟季节在夏秋两季,这两个季节也是岷江洪水多发的季节。在都江堰还未改名之前,它被称为“湔堋”,是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岷江自上而下,直接冲向都江堰。那时的人们面对汹涌的洪水,几乎束手无策,面临着“人或成鱼鳖”的窘境。

然而,岷江并没有因为发洪水而摧毁整个成都平原,而是选择了绕开玉垒山,向南进军。这就导致了成都平原西部地区洪水多发,而东部地区则十分干旱。它既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丰饶的物产,也带来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挑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促使人们去寻求解决方案,都江堰的修建,使得四川地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保持稳定和繁荣。

▏都江堰的修建

在战国末期,秦昭王认识到巴蜀地区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性,他派遣了一位通晓天文地理的能人李冰,担任蜀郡的太守。公元前256年,李冰上任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治岷江的水患,发展当地的农业,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李冰带着他的儿子,与当地的治水专家一同研究,他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同时对岷江地区的地形和水流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最后,他们决定将工程地点选在岷江穿越山地和平原交界处的玉垒山,这里是成都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也是理想的分水引流的地点。这样可以确保灌区的分流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个部分各自分工明确,配置合理,使得都江堰能够长久的发挥其功效。李冰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使得都江堰能够有效地防洪、分流、引水,为当地的农业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1、鱼嘴

在江心深处,矗立着一处奇特的景观,它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岷江巧妙地一分为二,这便是都江堰的鱼嘴部分。鱼嘴,顾名思义,其形状宛如鱼的嘴巴,将滚滚岷江分为内外两支。它主要承担着行洪的重任,确保江水在汛期能够顺利通过。内江位于东侧,作为人工引水的总干渠,承担着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的职责。内江的取水口宽达150米,外江的取水口则略窄,宽130米。

巧妙利用地形优势,鱼嘴按照特定的分水比例调节江水流向。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岷江水位较低,约四成的江水流入长江,六成则流向内江,确保春耕用水的需求。而当春夏之交,雨季来临,水位上涨,鱼嘴则发挥其神奇的功能,将六成的水导向外江,四成流入内江。这样的分流比例,既保护了灌溉区域不受洪水侵袭,又满足了农田的用水需求。

杩槎

鱼嘴的设计之精妙,还体现在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上。外缘的内、外金刚堤与鱼嘴相互呼应,共同维持着分流比例的稳定。这其中的奥妙在于利用了弯道水线的运动规律:水多时走直,水少时走弯。在丰枯水期水流中泓线偏转的临界点,不同水位的水流会根据需要流入内江或外江。为了更好地调控水流,人们还采用了一种古老的调节方法——制作杩槎。通过三根相互捆绑的木桩制成一个三角支架,在需要施工的位置放置杩槎并连接,同时每个杩槎里面还会放置卵石笼,以此保证杩槎的稳固性。这种方法一般在春季流水较少的时候使用,以增大内河的水流供给。

如今,鱼嘴部分的设计和建造更为现代化。传统的杩槎已被永久性水闸所取代,更加注重灵活性以及时间上的稳妥。现在的鱼嘴由坚固的条石浆砌和混凝土筑成,堤坝位置不断向下游延伸,金刚堤也已完成修筑。

虽然历史上鱼嘴的位置曾多次变化,但这并未对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百丈堤作为上游位置的标志,与鱼嘴共同协作,帮助泄洪、排沙以及水量调节。这种古老的协作机制在过去和现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行。

2、飞沙堰

来到飞沙堰,这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中段部分,主要负责排沙。它建于唐高宗龙朔年间,大约在公元663年,是内江泄洪排沙的主要通道。飞沙堰取自金刚堤下段的一处缺口,位于虎头岩对岸,堰顶高过河床2米。它可以把超出灌溉区水量的水排出至外江,从而保障平原不会受到洪涝作用的影响。

弯道环流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凹岸水位高,水深压力大。在这种压力作用下,凹岸底部的水流流向凸岸,形成了弯道环流。这种环流形成的强大作用力能够将大量砂石“甩”出至外江,从而避免内河於塞。另外,飞沙堰的“低作堰”原则使得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内江水漫过堰顶流入外江。如果遇到大型水涝,堰体会自行溃解,让水流重回岷江正流。这一切都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能,使得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千年不衰,造福于世世代代的百姓。

3、宝瓶口

在都江堰,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那就是宝瓶口。它是都江堰引水工程的标志性部分,由玉垒山向岷江人工开凿出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呈现出独特的上宽下窄形态,底部宽度约14米,顶部则收缩至28米左右,高度大约18米。宝瓶口的作用在于与飞沙堰一同调节水流。

在古代,这一工程完全依赖人们的智慧和努力,采用火烧石、冷水浇泼等热胀冷缩的方法进行人工开凿。当洪水来临时,宝瓶口与飞沙堰相互配合,使部分洪水流向外江,从而减缓内江水流的速度,达到防洪的效果。经过宝瓶口后,水流顺应地势高低变化,形成分支引水灌溉渠系,滋润了成都平原上广袤的农田。

在宝瓶口的左岸山崖上,刻有数十条石线,被称为水则,每条间隔约30厘米。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用于观测水位涨落。都江堰的水位标尺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而不断扩展,清朝时期已经达到二十四划。飞沙堰和宝瓶口相互配合,调节水流和排沙。急流经过宝瓶口后在瓶口外形成洄水,称为“伏龙潭”。

都江堰的水利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条件,对环境影响较小。这里气候分明,雨季降水稳定,使其不仅具有引水灌溉、防洪功能,还具备水运和城市供水功能。如今,都江堰仍然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我国农业、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都江堰的岁修

都江堰自修建以来,已为人类造福了两千年。这个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顺应河流的自然流动属性,丝毫不违背其规律。它之所以能够屹立两千年不倒,皆因它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使得两千年来人们从未间断地进行岁修。

在汉灵帝时期,设置了“都水椽”和“都水长”专门负责维护水利工程。到了宋朝,更是制定了至今仍在施行的岁修制度。每年冬春枯水和农闲时,人们会进行岁修,主要任务是修缮水道中的竹笼结构,清理堆积的泥沙。为了测量内水的深度,李冰放置了三个石桩人像,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到了明代,石象被一丈长的卧铁所替代。

如今,鱼嘴分水堤的竹笼结构已被钢筋混凝土取代,使其更为坚固。然而,传统的编竹笼至今仍在使用。如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型水利工程。

▏造福后人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江堰的水利治理如同一座稳固的桥梁,将岷江一分为二,使其不再肆意泛滥,同时也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无尽之源。它不仅推动了早期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更是农业灌溉效益的象征。

随着灌溉渠系的逐步完善,宝瓶口的扩展使得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从秦朝时期的郫县直至成都腹地,灌溉面积达到上万顷。进入现代,科技的力量使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加固和强化,鱼嘴、宝瓶口、离堆以及所有分水堤都得到了精心保护

如今的都江堰,更胜往昔,其魅力历久弥新。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都江堰水利工程从初创至今,一直得到了妥善的管理,使其成为了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几维鸟

毕业于新西兰林肯大学金融专业。对大众科普知识拥有浓厚兴趣,曾在多个科普期刊上发表过科普文章。关注事实,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来源: 几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