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旅行去到一个陌生地方,却产生了故地重游的感觉;与人相遇相识时会像贾宝玉那样感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却又无法回忆起具体场景;梦中的场景在现实中上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普遍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会经历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早在1600多年前,北非的古代哲学家圣奥古斯汀(St. Augustine)就已经对这种现象做了最早的记录。

在心理学中,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被称为既视感现象(法语Déjà Vu),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生玛丽亚·博什尼亚克·帕希奇(Marija Bošnjak Pašić)的研究表明,超过97%的人都产生过既视感现象,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发生频率最高。

电影《骇客帝国》中的既视感现象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那么,既视感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

既视感现象的科学解释

既视感现象往往是自然产生的,在实验室里人为重现它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来解释既视感现象的产生,但是学界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

颞叶的位置和基本结构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虽然既视感现象也被称为海马效应,但是鉴于其复杂性和独特性,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后,学界普遍承认海马效应不可能仅仅与大脑中单一的海马结构有关。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阿基拉·罗伯特·奥康纳(Akira Robert O’Connor)最新的研究发现,既视感现象可能是大脑在纠正自己的错误。

既视感现象是大脑中识别熟悉情况的部分(位于太阳穴后面的颞叶)过度兴奋时出现的现象。接着,大脑的另一个区域(位于前额后面的额叶皮层)会将这种熟悉感与你过去的经历进行匹配。当额叶皮层发现匹配不到结果时,大脑的决策区会更努力地找回记忆,如果找不到,大脑(可能是杏仁核)就会产生沮丧的感觉,这时你就会意识到“错误的熟悉感”“大脑发生了故障”。

大脑发生了“故障”?

艾米利·波拉克认为,环境中的某些东西引发那些已被遗忘的长期记忆,可能是既视感现象产生的诱因。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妮·克利里(Anne Cleary)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实验为此推测提供了可能的证据。

安妮向受试者展示了一些有些微相似之处的虚拟场景,发现受试者在观看这些隐约相似的场景时会产生熟悉感,这表明这些环境可能触发了颞叶,大脑识别出当前经历和过去经历之间的相似之处,让大脑发生了“故障”,产生了我们无法确定的熟悉感。不过,这种熟悉感和既视感之间的具体联系仍有待研究。研究者们还通过类似实验证明了既视感现象并不能预言未来。

除了这个解释之外,还有几十种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故障”。有研究表明,这就像我们大脑中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电路发生短路一样,新传入的信息直接进入长期记忆,而不是停留在短期记忆库中。另一些研究则将其归咎于鼻腔皮层(大脑中发出熟悉感信号的区域),在没有记忆支持的情况下被触发。

两个有些微相似之处的虚拟场景,左图的卧室场景和右图的服装店具有相同的空间配置,可能让受试者产生熟悉感

(图源:参考文献[8])

年轻人更容易出现既视感现象

《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调查显示,第一次经历既视感现象大多发生在6-10岁,在15-25岁出现得最为频繁,随着年龄增大,出现频率会逐渐下降。阿基拉·罗伯特·奥康纳解释说,年轻的大脑更容易兴奋,容易更快地被激发,这可能与青春期的内分泌改变有关。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神经学家克里斯·穆林(Chris Moulin)的研究证明,对于老人,当“错误的熟悉感”出现时,他们的记忆核实系统可能会“罢工”,难以匹配记忆,因而使大脑将错误的记忆当成现实。不过,老年人仍然能够产生既视感,只是他们不再敢确信虚假的经历是虚假的。

许多研究人员将既视感现象与压力或疲劳联系起来。在某些情况下,既视感现象还可能是潜在的神经或精神问题的征兆。患有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血管性痴呆以及相关疾病的人可能会更频繁地经历既视感现象。在一些罕见的病例中,患者会反复出现既视感,产生生动的“记忆”,患者常常将其描述为“前世的回忆”。

那么,当我们经历既视感现象时,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担心吗?总的来说,经历既视感现象没什么好担心的,正如前文所说,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种“似曾相识”,这只是记忆或感知的问题。事实上,经历既视感现象表明我们大脑的事实检查区功能良好,正在不断运转,以防止我们记错事件。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寻找既视感现象的诱因

(图源:参考文献[9])

结语

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正在持续研究既视感现象,以期能够让我们一窥记忆系统在有轻微“故障”时是如何工作的。笔者相信,随着神经科学和医学的继续发展,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既视感现象的神秘面纱,也为相关疾病的患者带去福音。

参考文献:

[1]Bošnjak Pašić M, Horvat Velić E, Fotak L, et al. Many faces of déjà vu: a narrative review[J]. Psychiatria Danubina, 2018, 30(1): 21-25.

[2]O’Connor A R, Moulin C J A. Déjà vu experiences in healthy subjects are unrelated to laboratory tests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for word stimuli[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3, 4: 881.

[3]Vlasov P N, Chervyakov A V, Gnezditskii V V. Déjà vu phenomenon-related EEG pattern. Case report[J]. Epilepsy & behavior case reports, 2013, 1: 136-141

[4]Jersakova R, O'Connor A R, Moulin C. What’s new in déjà vu?[J]. Culture and Cognition, 2015..

[5]Brown A S. A review of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3, 129(3): 394.

[6]Cleary A M, McNeely-White K L, Huebert A M, et al. Déjà vu and the feeling of prediction: an association with familiarity strength[J]. Memory, 2021, 29(7): 904-920.

[7]Stierwalt S. Avez-vous déjà vu un déjà-vu?[J]. Cerveau Psycho, 2020, 124(8): 80-81.

[8]Cleary A M, Neisser J, McMahan T, et al. Subjective distinguishability of seizure and non-seizure Déjà Vu: A case report,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spects[J]. Epilepsy & Behavior, 2021, 125: 108373.

[9]Urquhart J A, Sivakumaran M H, Macfarlane J A, et al. fMRI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ole of memory conflict in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J]. Memory, 2021, 29(7): 921-932.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