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已年过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广均,步履稳健、身形挺拔,精神头儿十足,从头到脚整齐、干净、干练,这个形象伴随了他一生。刘广均曾担任清华大学的物理系老师,后担任兰州国营五零四厂总工程师时,参与并组织多项革新措施,使我国浓缩铀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他后来又担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在担任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总负责人期间,大大推动了研制进度。1985年,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报考清华物理系的“穷”学生

刘广均,1929年7月15日出生在天津市一个回民家庭。他初中时喜欢文科,但他看到只有发展科学才能使国家强盛,就转而想学习理科。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刘广均深切感受到原子能的威慑力。他回忆:“那个时候,很多学生都对原子能产生了兴趣,我便找来一些有关物理和原子能的参考书自学。”

1948年,在刘广均读高二时,赶上了跳考大学的机会。报考大学及专业时,刘广均征求了老师王效曾的意见。老师诚恳地说:“学物理很清苦,你如果家境好,可以学物理;如果家境不好,还是学工科好,毕业后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但刘广均对原子能兴趣强烈,坚持报考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终,刘广均以北京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虽然我考上了大学,但由于我高中少学了一年,所以一些概念不是很清楚。到了大学之后,钱三强、周培源、李德平等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刘广均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受到很多名师教导,使他终身受益。

刘广均读大一时,李德平也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留校担任物理实验室教员。第一次做实验让刘广均印象深刻,他回忆说:“一进实验室,仪器和讲义已经摆好,自己看自己做,这样能非常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但是我高中没有做过实验,就把测量数据很随意地记录在纸上。试验完成出教室时,李德平先生在门口问我:‘你的data呢?’我还疑惑什么叫data?李德平说:‘就是你记录的那些数据。’我就把记得乱七八糟的那张纸交给他。他看到这张纸就皱起了眉头。”

由于既没有列表格,又没有标明误差,结果刘广均被李德平训了一顿。自那之后,刘广均懂得了对待科学的态度,首先就是必须严谨。后来每次做实验,他都会用表格把数据记录得清清楚楚。

物理定律不是脑袋一拍就发现的

1948年,钱三强来到清华大学教书。此前,钱三强和何泽慧发现了原子核三分裂和原子核四分裂现象,这个成果在国内非常出名。因此,刘广均慕名选修了钱先生的课。

由于高中时没有正式学物理,刘广均对很多物理概念都不清晰。但钱三强在课上非常强调搞清楚物理概念的重要性,特别是把“动量”和“动能”这两个物理概念讲得很透,这澄清了刘广均过去的一些模糊概念。从此,刘广均就理解了弄清物理概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大学二年级时,周培源在理论力学课上讲的一段话让刘广均记忆犹新。但周培源说:“发现万有引力不是看见苹果落地这么简单,实际上当时已经发明了微积分,还有大量的天文观测记录,积累了很多天体运行数据。牛顿运用微积分分析了这些数据,这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周培源的话使刘广均认识到,物理定律不是脑袋一拍就可以发现的,要有扎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大学三年级时,刘广均在叶企孙的课上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古代科学史。在课上不但介绍了中国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贡献,还讲了很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科学家的名字。这些都是刘广均之前没听说过的。

在苏联教授家中学到半夜

1952年8月,刘广均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任助教。1956年初,为培养原子能方面的人才,学校成立工程物理系,从物理教研组抽调了几名教师,刘广均也在其中。1956年9月,国家从二机部选派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到苏联学习原子能专业。由于其中有些人以前没学过原子核物理,就请清华大学派1名教师去辅导,这人便是刘广均。

到了苏联后,刘广均加倍努力学习。他回忆:“班里有一位老师主要负责我们的教学,并根据专业需要对我们进行培养。他是一位重要的科学家,叫西曼宁柯。当时中苏关系较好,所以按照需要给我们安排课程,这些课程对我们很有用。”虽然西曼宁柯讲授的知识很有用,但是由于保密要求,都是基础课程。刘广均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差不多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他都要赶到西曼宁柯教授家中去请教问题,经常学到半夜。

“虽没教过我,但仍是我的良师”

1958年5月,刘广均从苏联结束学习后,回到清华大学,担任工程物理系220教研室主任。当时,王承书先生在分子运动论方面是世界知名专家。由于刘广均正在学习分子运动论,所以久仰王承书大名。当时王承书还没有被调到二机部,他就专程去找她请教问题。“当我第一次见到王承书先生时,她正在进行核聚变研究工作。她很热情,对我提出的问题讲得很透彻。”刘广均回忆道。

在清华大学担任老师期间,刘广均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国家输送了好几批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后来几乎都成为我国同位素分离事业的技术骨干。后来,刘广均被调到五〇四厂,王承书则被调到了北京三院。“此后我和她基本没有机会见面。她是分子运动论世界第一流的专家,我跟着她学过很多知识。虽然她没有实际教过我,但是我依然认为王先生是我的良师。”刘广均说。

助听器坏了也舍不得扔

虽然在学术上刘广均是一个严格到近乎“古板”的人,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非常关心学生。由于年龄大听力下降,刘广均多年以来一直佩戴助听器,即使助听器旧了坏了也舍不得换新的,总是修一修继续用。但他在授业讲学上却非常大方,把自己的院士基金拿出来,给学生买最新款的电脑,帮助学生开展科研工作,还为核理化院的竞赛活动提供奖金。

由于科研任务重,核理化院的科研人员经常加班工作,刘广均会亲切地提醒学生保重身体。“刘老师经常提醒我要爱护身体,比如生活要规律,认真刷牙等等。”刘广均带过的最后一位研究生田方圆说。

“我还有一件事记忆特别深刻,我帮刘老师把清华原来分配给他的公寓钥匙还回学校。再次见面时,他站起来双手合十微微倾身反复向我道谢。那时候刘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桃李满天下,却如此平易近人,让我十分意外。”田方圆回忆道。

让“战神”服软

在核理化院院长姜宏民眼里,刘广均是一位“超级战神”导师。1998年,姜宏民大学毕业来到核理化院念研究生,第一导师便是当时已年近七旬的刘广均。给姜宏民上课的老师都是行业内的大家,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他们在遇到一些科研难点时,还得请教刘广均。其中,诸葛福先生在给姜宏民讲授稀薄气体论方面知识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地方便带着姜宏民去请教刘广均。姜宏民感叹:“在我眼里导师诸葛福是‘战神’,但是他也有‘服软’的时候,‘服软’的对象便是刘老师。”从学术科研上讲,能让“战神”都“服软”,刘广均算是“战神”中的“超级战神”了。

姜宏民写硕士论文时经常找刘广均汇报。在交流和答辩过程中,刘广均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挑姜宏民不会的问。刘广均对一些基础概念要求很严格,问的问题很刁钻、很深入。比如他会问稀薄气体温度到底是啥概念?这些问题经常让姜宏民感到压力。

这段经历对姜宏民的影响深远。后来只要参加活动或者报告会,如果有刘广均参加,姜宏民就会下意识紧张“冒汗”。老科学家的学术严谨让姜宏民很佩服。

参考文献:

[1]刘广均:向量的投影,“又红又专”[J].中国核工业,2013(06):62.

[2]叶娟.“产、学、研三条道路,我都走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广均口述实录[J].中国核工业,2013(06):63-67.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物理演示与工程训练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