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是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个挑战。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在中国古代,有许多飞行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人类对于天空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生产力有限的年代,无数前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试图脱离地表,飞向天空,他们的勇气激励着一代代人勇敢地飞向天空。

在我国古籍《墨子》里的一篇文章《鲁问》当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鲁班曾经用竹木制作一只木鸟,能在天空飞翔三天而不落下,如图1-1所示。

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国有一种叫竹蜻蜓的玩具,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

在约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纸鸢,是人类最早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之一。

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孔明灯,是一种利用低密度的热空气升空的航空器,被视作现代热气球的雏形。

1500年,意大利的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画了一个飞行器的草图,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因为他坚守鸟状翅膀的想法。

1655年,英国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得出结论,人体没有力量为人造翼提供动力,并且他指出,人类想要飞行需要某种形式的外界助力。

1783年,约瑟夫(Joseph)和艾蒂安·蒙哥尔菲(Etienne Montgolfier)驾驶热气球飞行了23分钟。十天后,雅克·查尔斯(Jacques Charles)驾驶了第一架汽油气球进行飞行,这是人类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飞行。

1903年12月17日,来自美国的莱特兄弟,哥哥维尔伯·莱特和弟弟奥威尔·莱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有动力、可持续、可控制的飞机飞行,飞行时间12秒,飞行距离120英尺(36.6米),飞机如图1-2所示。飞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