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王国义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
每当春晚节目的最后“大家一起包饺子”出现时,南方朋友就会纷纷在下面评论:南方不吃饺子啊。
来源丨微博截图
所以,吃饺子为什么在北方广为流传?
1 饺子的“进化史”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提起饺子,不同地区对饺子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如扁食、牢丸、粉角、角子、匾食、水饽饽等。而饺子的来历正与它的名称紧密相关,从产生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来源丨pexels
《广雅·释器》,“馄饨,饼也。”馄饨亦称“浑屯”,始见于魏晋时期,饺子则是由馄饨派生而成的,形成于北朝。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种“形如偃月”的馄饨已经很近似于现在的“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饺子。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称饺子为“角”“角儿”呢?据说是因为外形两头有尖角,所以这么叫开了。如《红楼梦》中第四十一回这样描述到:“那盒内一样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因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
2 北方饺子VS南方年糕汤圆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而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年糕和元宵。为什么南北过年饮食差异这么大呢?这还要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说起,南北方在气候、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种植条件来说,北方寒冷多种植小麦,南方炎热以水稻为主。这是因为小麦在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15-20℃,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2℃,达到30℃时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就不适合小麦的种植。
来源丨百度
相比于小麦,水稻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则要求更高,它喜高温、多湿和日照,这一生长习性使得其更适宜在我国南方生长。气候湿润温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之一。再说到口味。不知道最近的“南北咸甜”之争大家有没有参与呢?其实在北宋以前,北人嗜甘可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古时候蜂蜜和饴糖是人们饮食甜味的主要来源,而蜂蜜在北人的饮食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北宋以后,北人南移使得国人的口味地图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原先的南咸北甘逐渐向南甜北咸过渡。此外,主要甜源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原因之一,即蔗糖取代蜂蜜和饴糖, 成为古人饮食中最主要的甜味来源,相比北方人,南方人则获得了更为便利的地理优势。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形成和固定,于是造就了今天北方人多喜咸,而南方人多喜甜的的局面。因此咸味的饺子比较受北方人喜爱,而南方人更习惯甜味的年糕和汤圆。当然,这与饺子、年糕和汤圆的制作原料也是密不可分的。饺子皮多由小麦制成,而制作年糕的原料通常是糯米。可见,南北过年饮食差异的背后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3 饺子里的中国人情怀
吃饺子的讲究很多,但其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在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吃饺子,寓意全家团聚的美好希望。慢慢地,饺子不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包含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气息,在中国人追求全家团圆的心里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由东至西、从南到北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碰撞,合力作用产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随即产生了中国人特有的尚“圆”心理。小小的一盘饺子里,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希冀。它不仅仅是人们桌上的一道美食,更是人们走上美好生活的见证。
来源丨pexels
所以无论过年吃饺子还是汤圆,最重要的就是团圆!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