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皮肤损伤,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压疮。居家护理是许多患者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但长期卧床带来的风险不能被忽视。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居家护理环境中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以降低患者患上这一病症的风险。
1.什么是压疮?
压疮是因为体表组织受到压迫而引起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发展为坏死。根据损伤的深度和程度,压疮被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阶段I,皮肤发红,但未破损,这一阶段的预防主要集中在减轻局部压力和改善血液循环;阶段II,表皮和部分真皮层损伤,可能出现浅溃疡或水疱,重点在于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阶段III,损伤扩展至皮下脂肪层,形成溃疡,预防侧重于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阶段IV,损伤深及肌肉和骨骼,可能伴有感染,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治疗。
2.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风险因素
在居家护理中,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压疮。以下是一些增加患者风险的因素:(1)压力。长时间的身体部位受到持续性的压力,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压疮。(2)湿度。湿润的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因此保持皮肤干燥是预防措施之一。(3)体重。肥胖患者由于体重分布不均,容易在特定部位产生过多的压力,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率。(4)年龄。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减弱,再加上慢性病的存在,容易形成压疮。
3.预防压疮的措施
发生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预防压疮至关重要。在居家护理时,预防压疮的措施如下:(1)勤翻身。勤翻身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预防压疮的方法,因为它有助于减轻身体在特定部位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缺血缺氧的风险。需要根据个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通常,建议每2至4小时进行一次翻身,以确保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进行翻身时,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翻身垫、护理垫等,以减轻护理者的负担,同时确保病患的安全。若老年患者在进餐时将床头抬高,老年患者的骶尾部可能会出现剪切力。如果长时间存在剪切力,可能导致组织间的血管出现扭曲甚至断裂,从而引发骶尾部深部组织压疮。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避免床头抬高超过30度,并且控制床头抬高的时间,这样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骶尾部深部组织的受力,降低压疮的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气垫床或其它防止压疮的床垫。市场上有许多相关产品,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并在使用时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以避免不可逆的压红。使用气垫床时,需要定期检查气垫床的功能状态,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适当压力的充气。在选择床单时,推荐使用棉质面料,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干燥,避免皱褶和碎屑的存在。为了确保床铺的卫生状况,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使用便器时,应选择表面光滑、无破损的便器,同时要抬起患者的腰骶部,避免强行塞入或硬拉的情况发生,这有助于避免对患者皮肤的额外摩擦和压力,减少潜在皮肤问题的发生。(2)对皮肤进行保护。在协助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皮肤的状态,包括是否出现红肿破溃,触摸时是否有硬结等,尤其要避免再次让之前受到压力的区域继续受压。若患者的皮肤较为干燥,在为其清洗皮肤后,应及时使用润肤剂进行保湿,以维持皮肤的湿润和柔软。若患者大小便失禁,局部皮肤容易潮湿,这样的湿润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使皮肤变软,进而容易因为摩擦而受损。因此,及时为患者清洗皮肤后,可以考虑使用具有隔离功能的皮肤保护用品,以防止皮肤过度暴露在湿润的环境中,这一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因湿润环境导致的皮肤问题。(3)均衡营养。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受压位置缺乏脂肪和肌肉的保护,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压疮。对于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较少,会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再加上不能自由活动,发生压疮的风险更大。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情况。建议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和维持皮肤弹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皮肤健康也至关重要。维生素C、维生素A和锌等营养素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湿润状态,水分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废物排除都非常重要。适量的脂肪对于维持皮肤的弹性和保湿也很关键,尽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有助于维护皮肤的健康状态。某些食物可能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如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高糖食物。因此,在饮食中适量摄入,避免过度食用,有助于维护皮肤的稳定状态。总之,均衡的营养对于预防压疮至关重要。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以确保营养的均衡和充足,从而促进皮肤的健康状况。
在居家护理中,预防压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通过以上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患上压疮的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常秀妍)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